第230章 她是忠烈院士之后
不就之后,杨来顺就去世了。 宋雪芝得知这个消息时,并不意外,甚至还有些庆幸,他不会再来纠缠母亲了。
倒不是她过于冷血无情,而是按照前世梦境里发展的轨迹,杨来顺并没有死的这么早。
反倒是她母亲宋女士,早早因为心脏病和劳累过度离世。
杨来顺明明得了病,前世为什么能活这么久——当然是因为宋女士在照顾他了。
可以说,杨来顺前世是在榨取母亲的生命养分,才能延续性命。
对这种男人,宋雪芝毫无同情心。
不久以后,杨铁柱还打来电话要求宋雪芝母女回乡参加葬礼并承担所有丧葬费用。
宋雪芝直接无语住了,就当没听到,懒得理他们。
转眼到了清明。
宋雪芝带着母亲宋红梅和宋彬回到了苏城,但不是为了杨家,而是为了父亲。
国家终于为祝葛山彻底正名平反。冰冷的墓碑旁,矗立着一块崭新的、由国家颁发的“杰出贡献科学家”、“烈士”荣誉铭牌,一枚代表着最高学术荣誉的院士奖章浮雕镶嵌在上面。
宋红梅颤抖着手,一遍遍抚摸着丈夫的名字和那枚迟来的奖章,泪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口中喃喃:“老祝,你看见了吗?国家记得你,我们都记得你……”
宋雪芝站在母亲身边,望着父亲庄严的墓碑,心中百感交集。
前世父亲的冤屈未能洗刷,今生,他终于得以安息,沉冤昭雪。
就在她们祭扫完毕,准备离开之际,几辆低调却威严的黑色轿车悄然驶入陵园。几位身着便装但气度不凡的人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径直走向了祝葛山的墓前。
为首的领导神情庄重,对着墓碑深深鞠躬。
随后,他转向宋雪芝和宋红梅,目光恳切而充满敬意:“宋雪芝同志,宋红梅同志,请节哀。国家永远不会忘记祝葛山教授为国防事业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祝教授当年负责的项目,是国家最尖端的机密,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可惜……他走得太突然,许多关键数据和也随之……中断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郑重,“我们了解到祝教授早年留学海外。国家现在重启相关研究,遇到了一些技术瓶颈,进展艰难。我们一直在寻找任何可能的线索。不知道……祝教授生前,是否在家中留下过什么特别的笔记、资料?哪怕是一些零散的手稿,或者……他有没有向你们提起过什么特别保管物品的地方?”
宋雪芝愣了一下。
上辈子的记忆碎片里,并没有这种事。
大抵是因为这一世她重启了父亲的物理学研究,造成了一些蝴蝶效应。
她认真思索后回答:“领导,父亲当年走得……非常突然。关于他的工作,他从未向我们透露过什么。家里后来也经历了很多变故……但您这么一说,我确实不敢肯定是否还有什么遗漏。我和母亲可以先回去仔细找找。”
领导当即点头,并表示她们遇到任何困难,组织上都可以帮忙解决。
宋雪芝跟母亲宋红梅一起找遍老家,最后在父亲当年自杀门口的院子里挖出了一份秘密资料。
只是这份资料上所有的内容都经过一种极其复杂的加密处理,并非普通的学术记录。
宋雪芝只能自己进行破译,很快发现,这份资料非常宝贵,竟然是关于研究氢弹、原子弹的机密内容,难怪父亲临死之前也要写下藏起来……这决不能让间谍发现。
于是她打电话给厉承渊,让对方派来军队保护,秘密送往研究所。
这份资料,可以让国家的武器研究进步起码五年!
宋雪芝的名字,和她破译父亲遗泽、贡献关键技术的功绩,一同被写入了最高级别的嘉奖令。
京城军区大院的家中,暖黄的灯光下。 宋雪芝坐在沙发上,怀中抱着已经有些睡眼惺忪的小石头,轻轻拍着他的背,哼着温柔的摇篮曲。小家伙肉乎乎的小手还抓着母亲的一缕头发,呼吸渐渐均匀。
厉承渊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和工作,带着一身清爽的皂角气息走进家门。他脱下军装外套,看到沙发上温馨的一幕,冷峻的眉眼瞬间融化,染上无尽的温柔。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先是俯身在儿子熟睡的小脸蛋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
他的下巴轻轻抵在宋雪芝的头顶, 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廓,带来一阵酥麻。有力的手臂环抱着她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