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北京青龙湖
北京青龙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京城的大地上,它不仅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当我踏入这片神奇的土地,仿佛走进了一幅山水画卷,又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着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活力相互交融。
青龙湖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北部为青龙湖公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境内的青龙湖畔;南部为青龙湖水上乐园,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其库区东北与丰台区王佐镇怪村交界,库区总面积4.94平方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优质开阔水面,湖区距天安门仅37公里,距京石高速路出入口仅3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良乡9公里。青龙湖的前身是1960年建成的崇青水库,1995年开始对这一水库进行旅游开发,并定名为“青龙湖”,其库容2900万立方米,水面6000亩,相当于颐和园、玉渊潭、北海及中南海等水体的总和。
青龙湖的交通十分便利,无论是自驾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很方便。如果你选择自驾,京石高速王佐南宫出口,出口向北第三个红绿灯左转向西直行即到达青龙湖公园;六环路王佐青龙湖站出口,左转直行及到达公园。如果你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园博园站乘978、830路,终点站向西走1公里直达青龙湖公园;六里桥乘坐321路,丽泽桥乘458路、459路公交到云岗转978路、830路,终点站向西走1公里到达青龙湖公园。
到达青龙湖前先去湖北面的古迹游览一番。
第一处古迹姚广孝墓塔。在房山区青龙湖镇的常乐寺村村北不远,矗立着一座八角九级的密檐式砖塔,这便是姚广孝墓塔。姚广孝是江苏苏州人,幼名天僖,出家后法名为道衍。他在明朝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朱棣“靖难之役”的重要谋士。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成祖朱棣废朝二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他,并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如今,姚广孝墓塔依然几近完好地矗立在原址上,须弥座塔基束腰部分雕寿字纹和花卉,四正面雕假门,四侧面雕假窗,正面门楣之上嵌方石一块,其上楷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墓塔整体结构匀称,塔身雕刻精细,充分体现出明代塔的建筑风格,塔前的朱棣撰写的“敕建姚广孝神道碑”,碑高四米,也彰显着永宣时代恢宏大气的建筑特色。
第二处古迹常乐寺。与姚广孝墓塔相邻的便是常乐寺。常乐寺最早建于辽代,明代重建后有四重殿宇,前有山门,四周有院墙。现存东西山门和第一进、第三进殿宇,第一进为天王殿,为无梁殿建筑,歇山顶,面阔三间9.3米,进深一间5.1米;第三进殿为大雄宝殿,面阔三间13米,进深二间8米,硬山棋盘心调大脊,隔扇门窗。前有月台,左右各有配殿三间,院内有明代碑刻二通、民国碑刻一通。寺后的自来塔已毁,今残存石塔构件,这些遗迹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第三处古迹王安墓。距离姚广孝墓塔及碑不远处,有一大一小两座宝顶,其中的大宝顶被文物部门认定为明代太监王安墓。王安是明代晚期的宦官,曾归大太监冯保管辖,后来成为皇长子朱常洛的伴读。在“梃击案”等历史事件中,王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墓区曾出土“皇明乾清宫管事提督宫内两司放兼掌尚衣监太监信吾王公志铭”一盒,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