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颗麦穗 作品

第696章 高士廉不推举李恪

 李靖话刚说完,一个官员就站起身来,反驳道:“李仆射,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在长安县和万年县能如此发展,那还是因为这两个县有钱啊!”

 李靖冷笑着说道:“长安县和万年县的钱是怎么来的?难道你们心里不清楚吗?那些钱,是从朝堂拿的?那些钱,可都是万年县的返税,长安府是有一些钱,可现在两个县建设用的钱,大部分都是返税!

 这些返税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晨烨他治理有方吗?若不是他在万年县建设了那么多的工坊,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返税?百姓怎么可能赚到钱?

 大家都是住在长安城的,那些百姓,在民间是如何议论晨烨的,你们难道没有听到吗?哪个百姓提起王晨烨,不是赞不绝口的?那还不是因为晨烨他切切实实的为百姓办了事情吗?

 与此同时,百姓们对陛下不也是称赞有加吗?长安城的百姓们,现在的生活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大家这都看的到吧?砖瓦工坊那边,大部分的砖瓦,也是被百姓买了去,现在百姓有钱了,

 都开始建自己的房子了,住上砖瓦的房子,今后就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会漏,雪灾会塌了,朝堂也就不用再投入钱财和人力,去救灾了!”

 李靖话音落下,其他的大臣们也是点头称是,李承乾此时再次站起身来,开口说道:“李仆射说的没错,长安城的变化,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晨烨自从做官到现在,也从未贪墨渎职过,

 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晨烨他有钱,不用为了钱的事情发愁,他不会讲那些钱看在眼中,他的心里,只想着能为百姓多做些事情,现在长安县和万年县都还在建设,

 晨烨每日都会在那些工地巡视,百姓每日也能见到他,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在为百姓做事啊!父皇,儿臣赞同晨烨的奏章,若是可以施行的话,这对我大唐来讲,是好事,对大唐的官员,是好事,对大唐的百姓,更是好事!”

 李承乾的一番话,着实让李二对他刮目相看了,他是没有想到,李承乾会支持王晨烨这个建议,而不是像李恪一样,想要将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这样的太子,才是他想要的太子,最起码,在大是大非面前,是要能够明眼辨别的。

 而这也让李二对其他大臣更加恼火了,他冷声说道:“既然诸位要讨论此事,那就分别将奏章呈上来吧,下一次大朝会之前,朕要看到你们的意见!”

 那些大臣没办法,只能拱手称是,李二接着问道:“吏部,现在兵部尚书一职空缺,吏部可有人选?”

 高士廉马上站起身来,拱手说道:“陛下,吏部推荐李孝恭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李二点头,说道:“嗯,孝恭倒是合适,但是,监察院该交给谁来做主官?”

 高士廉说道:“陛下,吏部推荐魏征担任监察院的主官!”

 李二闻言,眼睛瞪着高士廉,明明自己已经和他说过,他现在居然又说让魏征去?

 而李恪也是愣住了,不是说好了让自己去吗?现在怎么换成魏征了?

 魏征也是一脸的懵逼,这事儿,咋没人跟我说呢?

 李二现在也不能开口骂高士廉,只能说道:“魏征其他的事情也是诸多的,分不开身来,还有,朕觉得,监察院的主官,也该让年轻人去做,毕竟,年轻人更有精力,更能好好去查那些贪腐的官员!”

 高士廉低着头,不敢看李二,他拱手说道:“既如此,那臣就推荐夏国公王晨烨,晨烨的本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当初民部贪腐案,那可是晨烨一人查实的,

 若是晨烨能够担任监察院的主官,那天下的官员,估计都不敢贪腐了!”

 高士廉就是故意这样的,他可不想让李恪上位啊!

 而李恪此时也是愤怒到极点了,只是碍于场合,他不便发怒而已。

 这个高士廉,简直岂有此理,自己就站在这里,他居然把自己当空气了?

 而且,此事,父皇明明已经和他说好了,他现在居然敢反水?

 李二闻言,也是叹了口气,说道:“哎,若是晨烨愿意去做监察院的主官,那就再好不过了,只是,当初监察院刚刚成立的时候,朕让他去管理,他就是百般推脱,

 现在,他忙着长安府的事情,估计更加不会去当,这小子,最不

 李靖话刚说完,一个官员就站起身来,反驳道:“李仆射,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在长安县和万年县能如此发展,那还是因为这两个县有钱啊!”

 李靖冷笑着说道:“长安县和万年县的钱是怎么来的?难道你们心里不清楚吗?那些钱,是从朝堂拿的?那些钱,可都是万年县的返税,长安府是有一些钱,可现在两个县建设用的钱,大部分都是返税!

 这些返税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晨烨他治理有方吗?若不是他在万年县建设了那么多的工坊,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返税?百姓怎么可能赚到钱?

 大家都是住在长安城的,那些百姓,在民间是如何议论晨烨的,你们难道没有听到吗?哪个百姓提起王晨烨,不是赞不绝口的?那还不是因为晨烨他切切实实的为百姓办了事情吗?

 与此同时,百姓们对陛下不也是称赞有加吗?长安城的百姓们,现在的生活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大家这都看的到吧?砖瓦工坊那边,大部分的砖瓦,也是被百姓买了去,现在百姓有钱了,

 都开始建自己的房子了,住上砖瓦的房子,今后就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会漏,雪灾会塌了,朝堂也就不用再投入钱财和人力,去救灾了!”

 李靖话音落下,其他的大臣们也是点头称是,李承乾此时再次站起身来,开口说道:“李仆射说的没错,长安城的变化,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晨烨自从做官到现在,也从未贪墨渎职过,

 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晨烨他有钱,不用为了钱的事情发愁,他不会讲那些钱看在眼中,他的心里,只想着能为百姓多做些事情,现在长安县和万年县都还在建设,

 晨烨每日都会在那些工地巡视,百姓每日也能见到他,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在为百姓做事啊!父皇,儿臣赞同晨烨的奏章,若是可以施行的话,这对我大唐来讲,是好事,对大唐的官员,是好事,对大唐的百姓,更是好事!”

 李承乾的一番话,着实让李二对他刮目相看了,他是没有想到,李承乾会支持王晨烨这个建议,而不是像李恪一样,想要将自己摘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