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王忆蓉的过往

王忆蓉开始讲述她的事。 十五年前,她的父亲王清当年还只是翰林院侍读。

 有一次,王清去她母亲李蓉蓉家的书斋买书。

 李蓉蓉生的极美,平时以薄纱遮面在书斋帮忙,碰巧她父亲去的那次,风有些大,吹开了苏蓉蓉的面纱。

 见到李蓉蓉的第一眼,王清就沦陷了。

 清秀的面庞,皮肤白皙,鼻子挺翘,唇若桃花,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清澈动人。

 王清开始每日往书斋跑,找机会与母亲攀谈。

 彼时,王清已经有了正室夫人,是翰林院大学士曲大人家的嫡次女,曲氏,也就是王静姝的母亲。

 而曲氏那时候,已经怀了王静姝。

 因为王清是高攀,曲氏在家十分专横,王家连一个通房侍妾都没有,王清也不敢有一丝怨言。

 王清见到李蓉蓉后,便动了纳妾的心思。

 只是李蓉蓉那时候已经有了婚约,是京城书香世家的一个公子。

 那个公子彼时正在备考,准备高中后就取李蓉蓉。

 然而为了纳李蓉蓉为妾,王清找来以前那些不服皇帝的人写的诗词,放入李家书斋中。

 李家被抄家,李蓉蓉被打入教坊司,也遭到退婚。

 后来王清将李蓉蓉赎出来,养在外面,成了王清的外室。

 那时候,王清拯救了身处地狱的李蓉蓉,李蓉蓉对王清由心底生出了感激和爱慕,即使没有名分,满腹诗书的她,也甘愿成为为人不齿的外室。

 男人有没有异样,与他同床共枕的女人是最清楚的。

 曲氏根据王清的行踪,查到了李蓉蓉的居所。

 那时李蓉蓉也有了身孕,曲氏即将生产。

 或许出于女人的直觉,曲氏又去查了李家获罪的原因,就查到了王清所做的一切。

 知晓一切的曲氏为了赢回王清的心,故作大度,将李蓉蓉接回府,纳为妾。

 对此,王清果然满心欢喜,对曲氏宠爱有加。

 但李蓉蓉知书达理,不争不抢,和曲氏的强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清时常去看李蓉蓉。

 曲氏暗自隐忍。

 因身体原故,曲氏出嫁前,大夫就说过她子嗣艰难,担心自己生的是女儿,以后王清还会纳妾,曲氏就想等李蓉蓉生产后看看是儿子还是女儿。

 若是儿子就夺过去,若是女儿,就让李蓉蓉和她的女儿一起滚出府。

 后来两人先后诞下女儿。

 李蓉蓉和她的女儿都没有留的必要。

 生产当天,曲氏就通过别人,让李蓉蓉知道了王清的所作所为。

 李蓉蓉一瞬间觉得天仿佛塌了。

 带着满腹怒意,李蓉蓉等到王清下朝,王清进来的一瞬,李蓉蓉就捅了他一刀。

 但因为刚生产完,她的身体还十分虚弱,这一刀并没刺死王清。

 王清大怒,将苏蓉蓉关了起来,但仍然每天去看望。

 这有让曲氏嫉妒的发疯,她让人破坏了锁,故意让所有人远离后门,就这样李蓉蓉逃出了府。

 然而她一个刚生产完的弱女子,身无分文,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万般无奈之下,她进了清风馆。

 或许也是为了报复王清。

 “没想到王清竟是这样的小人!”苏翎月愤愤不平,和她的父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前她觉得自己很惨了,没想到竟然还有比她更惨的人。

 “是啊,谁能想到,朝廷堂堂三品大员,竟是这样卑鄙无耻的小人。”

 王忆蓉嗤笑一声,面上有鄙夷,也有悲痛。

 苏翎月看着她,有些同情的问,“你母亲没有去报官吗?”

 王忆蓉面上满是悲凉,“举报朝廷命官,需要证据,母亲去查了,一点线索都没有。”

 报仇无望,李蓉蓉的生命一片黑暗,心中的愤懑无处发泄,很多次她都想一死了之,但是看着怀里的孩子,最终还是没忍心。

 她在清风馆一边接客,一边养育王忆蓉。

 “那时我还不叫王忆蓉,我叫李仇儿。我曾问母亲,为什么我叫李仇儿,母亲从来不说。”

 似乎是回忆起不好的往事,王忆蓉满脸悲恸和苦涩,“尽管我是仇人的孩子,但是从来不曾苛待于我,一有空闲,便教我琴棋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