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叁捯肆 作品

第92章 造纸(第2页)

 赢子楚闻听此言,点头应道:“甚善!至于这其中的收益分配,依旧按照先前 ‘醇乐’ 那般,将一成收益赐予秦先生。”

 “谢大王恩典!”

 没过多久,只见吕不韦脚步匆匆的赶了过来。

 他来到凉亭外,正准备行君臣之礼时,却被赢子楚抬手打断了:"丞相免礼!今日秦先生可是给寡人献上来一份厚礼,快进来看看。"

 说完,赢子楚随即将头转向身旁的秦臻:"秦先生,你且把这纸的来龙去脉跟丞相讲讲。"

 秦臻便将纸的制作过程和功能一一向吕不韦进行了一番解释。

 待秦臻讲解结束之后,吕不韦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先仔细观察起摆在案几上的那些纸张来。

 他伸出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面。

 随后,然后便拿起来那本《秦律》看着。

 当看到书中密密麻麻但又清晰可辨的文字都整齐书写于这轻薄的纸张之上时,他不禁发出赞叹:“彩!大王,此物意义非凡!”

 .........

 一直在咸阳宫待到未时初,秦臻才缓缓走出咸阳宫。

 一路来到宣春宫,秦臻对嬴政的亲卫军进行了考核。

 “恭喜你们!此次考核,你们表现出色,每个人的成绩都合格了。从今天起,你们的第一期训练正式结束,全体都有。”

 哗!

 面前的二百多人全部站齐。

 秦臻接着高声喊道:“之前实行的小组制度即日起取消。李信、赢战、赢讫、陆凡,出列!”

 话音刚落,四人随即站了出来。

 秦臻朗声道:“按照考核成绩为准,任命你们四人为宣春宫亲卫屯长。至于你们各自所管辖的人员名单,稍后将会下发给你们。”

 “喏!”四人齐声应道。

 与此同时,在场的其他人都不禁好奇起来,最后的两个百夫长职位究竟会花落谁家?

 按照大秦军营的常规配置,五十人为一屯,设屯长一职;而百人则设有更高一级的百夫长职位。

 秦臻先是巡视了一圈,最后才说出了答案。

 “章愍、郭骐出列。”

 两个人这时站了出来。

 “今日命你二人为宣春宫亲卫军百夫长。”

 “喏!”

 章愍此人,可以毫不夸张说,从训练到个人能力,十分强,无疑是天生的武将胚子。

 相较之下,郭骐则是秦臻于近期方才挖掘出来的人才。

 若论及个人能力,或许他尚不能算是出类拔萃,但经过这段时间秦臻的观察,却发现郭骐有着一项旁人难以企及的优势,那便是他的学识。

 “即日起,由你二人率领队伍,全面接手宣春宫的防御工作。”

 话音刚落,只见章愍和郭骐齐声应道:“喏!”

 不过对于蔡家兄弟、蒙家兄弟以及王枭,秦臻并未将他们归入亲卫军之列,只是让他们跟随在嬴政左右。

 以当前情况来看,他们的年纪还是太小了。

 看着那一群跟随在嬴政身后的亲卫军,涉英身后那些新买回来的小隶臣们,一个个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羡慕之色。

 “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们那样,加入到公子政的亲卫当中!”其中一个人喃喃自语道。

 涉英听到声音后,看了他一眼:“先生说过,待你们长大之后,自然都会有跟随在公子政左右。然而眼下,你们需要学习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才是重中之重。”

 其实对于这些孩子们,秦臻早就做好了周全的安排。

 那些具有一定潜力和资质的孩子,日后将会被留下来由他亲自逐一教导;而相对来说潜力稍显不足的,则会根据情况分批次归入到亲卫军中去历练成长。

 至于涉英本人,以他目前的年龄和各方面条件而言,已然具备了进入亲卫军的资格。

 在此之前,秦臻还曾询问过他,是否有意担任亲卫军的千夫长一职。

 只不过他拒绝了,因为经过与秦臻相处的这段日子,他想清楚了,相较于投身于亲卫军的行列,他内心深处更倾向于继续留在秦臻身旁。

 秦臻本来还想去赢子楚赏赐他的那块地去看看。

 不过见天色渐晚,他便走到涉英身边,招呼着众人:“走吧,先回去,明日去城西郊外看看。”

 .........

 待他回到自己府邸,秦臻缓缓走向后院。

 只见张景和张义正忙碌的穿梭于一堆堆原材料之间。

 秦臻走上前去,拿着手中的草纸,看向他俩:“那三个隶臣,现在一天能出多少张纸?”

 听到问话,张景停下手中的动作,稍稍思考片刻后回答道:“先生,目前为止,一天最多能产出五十张,这是极限了!”

 秦臻点了点头,以现在的人力,三个人确实最多只能做这些了,不过他后面会把方法交予少府,那么每日的产量必定会大幅提升。

 “这段时间以来,你们俩着实辛苦了!这是给你们的。”

 言罢,秦臻便让月浔拿出一个袋子,交到了两兄弟手中,里面放有十块金饼。

 张景接过袋子打开后,愣了一下,连忙说道:“先生,这份礼物实在太过厚重了,您能收留我们兄弟二人在此处安身立命,又允许我们将家中年迈的双亲接来同住,我们两兄弟已经很感激了,万不可收先生如此厚礼。”

 秦臻摆摆手:“不必多言,只要做得好,就应当得到奖赏。这些都是你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所应得的,无需推辞。”

 听到这番话,两兄弟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感动之色。

 接着,两人再次向秦臻躬身行了一礼,齐声说道:“多谢先生慷慨赏赐!”

 此时,秦臻的目光转向一旁的月浔,继续吩咐道:“另外,那些负责干活儿的三名隶臣,每人也赏赐一千钱吧。”

 “喏。”

 不得不说,秦臻此番出手确实大方。

 有了醇乐与纸的各一成收益,他往后再也不必为钱财之事而发愁了。

 而且,张家两兄弟以及后来新买进来的那三名隶臣,个个任劳任怨,表现都很不错。

 正因如此,秦臻对待他们毫不吝啬于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