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叁捯肆 作品

第116章 狼狈不堪

“哦?对了,我之前好像有瞧见,就在即将撤离丘邑的时候,你急匆匆的朝着邮人的营帐方向跑过去。难不成,你是去写家书了?”

 哀听到这话,不禁笑逐颜开的点了点头:“是的秦大夫,小人劳烦军中的刀笔吏,帮忙代写了一封家书。”

 “嗯,这倒是挺不错的。在外征战久矣,给家中亲人报个平安也是应该的。想来你的家人收到你的书信之后,定会倍感欣慰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于邮驿通信都有着各自的称呼。

 有“遽”,“驲”,“置”等等,各不相同。

 而在秦国,“邮” 专门承担着长途公文书信的传递重任;至于距离较近的传递,则采用 “步传” 的方式。

 两个人将话题转到家庭时,哀脸上露出了憨厚朴实的笑容,缓缓开口道:“吾儿喜,如今已然十三岁了。”

 “那么,你就只有喜这么一个儿子吗?”

 “秦大夫,小人还有个女儿,她比喜小了三岁。”

 说到此处,哀忽然好奇心起,询问道:“秦大夫,不知道您家里的子女现今多大年纪了?”

 “我啊,不久前才刚刚成家立室,所以目前尚且未有一儿半女。”

 “啊?”

 听到这话,哀先是微微一愣,不过他转念一想,就释然了,像秦臻这般,年纪轻轻就已经贵为七等公大夫,想来必定是出身于名门望族。既然如此,晚点再要孩子倒也实属平常之事。

 不像他,早在十几岁时,哀便接受了家中长辈的安排而成婚,并很快有了自己的子嗣。

 毕竟他家世代务农,若不能早日成家立业,待到他随军出征之后,家中年迈的双亲无人照料,想要在这乱世之中存活下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像他的儿子喜,早已就能帮着家里操持农活了。

 而且在这个时期,养育一个孩子所需的成本并不高昂。

 除了多添一双碗筷之外,几乎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开销。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农家而言,多生几个孩子不仅能够增加劳动力,更是一种家族延续和生存保障的方式。

 就在两人正聊着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待靠近些时,哀定睛一看,原来是之前被派出去的斥候。这三人此刻看上去颇为狼狈,面容憔悴,仿佛经历了一场恶战。

 守在门外的士卒们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将这三位斥候让了进来。

 秦臻望见这一幕,心头不禁一沉,顿时就知道出事了。

 果不其然,当那三名斥候来到近前,气喘吁吁向着乌桓禀报情况时,他心中最坏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将军,肯定是那韩人在后面捣鬼了。”

 “可那些韩人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越过防线,抵达咱们身后的?”另一名军侯皱起眉头,疑惑不解的问道。

 这个问题,也问到了其他的心里,按照常理来说,如今秦军已然牢牢掌控住了整座浮戏山,按理说韩人根本不可能如此轻易就突破防线,并且还能够悄无声息的潜伏到山下而不被察觉。

 况且,如果韩人选择从大路上行军,那么必然会被蒙骜大军的探子所发现。

 然而,事实却是韩人不仅成功绕到了秦军后方,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诸位,眼下纠结于韩人是如何做到这一切已无太大意义。当前最为紧迫的乃是思考应对之策,毕竟这帮韩兵已然切断了补给。”秦臻说了句。

 乌桓点了点头:“是的,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要考虑如何解决掉这些韩兵。”

 然而,与此同时,乌桓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

 他需要保全秦臻的安全,如果秦臻在此遭遇不测,那如何与上将军交代。

 再者,他所率领的这支队伍,绝不能就这样轻易的葬送于此。

 想到这里,乌桓霍然站起身来,神色凝重的大声说道:“如今当务之急,首先咱们必须弄清楚究竟有多少韩人士卒驻守在山脚下。除此之外,至关重要的是要打通补给线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校尉常听令!”

 “校尉常,在!”只见一名将领迅速站立而起,拱手道。

 “即刻着手组织兵力,由你所统领的两千人部校,再带上三千韩人隶臣,作为先头部队,立刻出击,灭了山下的韩兵。”

 “喏!”校尉常,一口应下。

 紧接着,他迅速开始召集人手,不多时,一支五千人的部队便出了山寨,直奔山下而去。

 当校尉常带领军队下山后,乌桓转过身来,看着其他众人:“我们也准备准备,即刻下山。”

 “喏。”

 .........

 就在校尉常带领着那五千名士兵刚踏上半山腰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就是一大片弩箭。

 "防!"校尉常扯着嗓子大声吼叫起来。

 身后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们闻声而动,动作整齐的迅速取出半身盾牌,高高举起,形成一道道防线。

 只听得一阵密集而又沉闷的撞击声响起。

 哆哆哆~~~

 秦军反应速度极快,盾牌成功抵挡住了绝大部分的弩箭。

 然而,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弩箭穿透了盾牌之间的缝隙,射中了部分士兵,致使他们被射倒在地。

 "进!"

 随着校尉常的命令,秦军的剑盾兵立刻迈动脚步,他们高举盾牌,紧密相连,将后面的弓手、弩兵以及长矛兵牢牢护在了身后,向前推进着。

 "放箭!"校尉常怒吼着。

 得到命令的秦军弓弩手们纷纷挽起强弓,搭上利箭,向着前方韩军射去。

 看到秦军开始反击并稳步推进,韩军的指挥官也下达了射击命令。

 而此时的韩军阵营内,见到秦军当中有不少的韩人隶臣,纷纷面面相觑,内心不禁泛起一阵迟疑。

 “将军,敌方阵营有我们的同胞,真要继续放箭吗?”其中一个副官道。

 韩将咬了咬牙,做出了继续放箭的手势。

 当他们看到韩军将领毫不留情的再次下达放箭的命令时,一个个紧紧咬着牙关,强忍着心中的不忍,将手中的箭矢无情的射向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