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线索断了(第2页)

 

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原本当初谢窈和萧稷的怀疑名单里就是皇帝和永乐长公主,如今淑妃的话无疑是为皇帝加码!

 

谢窈只觉不寒而栗。

 

所以这么多年的深情,都是演出来的?

 

谢窈稍微平复了下心情,道:“李妃,她当时就从宫女口中得到了引起巫蛊之毒躁动的法子,但她没有对母后使用过。”

 

“来的路上我问了善善,她……若是殿下还没出生时,李妃便引起巫蛊之毒躁动,只怕母后……撑不到殿下出生。”

 

结局逃不过一个一尸两命。

 

闻言,淑妃和萧稷都只觉浑身发寒。

 

若将巫蛊之毒送到李妃面前的当真的皇帝,那他这样的举动简直……

 

养心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许久,谢窈才道:“都只是猜测,究竟是不是,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他都昏迷了!”淑妃的声音有点咬牙切齿,她因为怀疑怀疑,现在都不愿意喊陛下了,连的这句话都暗藏了恨意。

 

“陛下暂时是没办法问。”谢窈道:“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做排除法。”

 

而且……

 

她看了萧稷一眼,陛下身边还有一个突破口。

 

李大监跟在皇帝身边多年,若是当真有这回事,多少也能知道些端倪吧?

 

而李大监上次向她示过好,是因为先皇后。

 

可不可信的暂时不,但的确是个突破口。

 

“排除法?”淑妃拧眉,“怎么排除?”

 

“那段时间,能在宫里动这样大手脚的人并不多,排除没做的……剩下的就有很大问题,再确认就是。”

 

太后已经薨逝,暂不可考。

 

若真要排除,那现在的对象是……永乐长公主。

 

“殿下。”谢窈看着萧稷道:“这件事交给我吧,你要负责北境的事,只怕接下来会很忙。”

 

萧稷沉默片刻,道:“好。”

 

若是旁人,他自然不放心,但是谢窈……她不一样。

 

淑妃立刻道:“李香交给我。”

 

她现在正在气头上,若是不让她折磨李香出出气,她怕给自己气死!

 

谢窈和萧稷同时看去。

 

淑妃极有分寸道:“放心,不会弄死她。”

 

谢窈的对,要是就这么弄死了,岂不是便宜了李香?她要让李香接下来的每一日,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后悔中度过。

 

“好。”谢窈和萧稷同时答应。

 

淑妃见状,暂时将李香的事放下,看了看萧稷又看看谢窈,两裙是默契,但与从前……就是有很大区别。

 

淑妃原本不准备再管这件事的,见状还是提醒了一句,“我会注意分寸,倒是你们。”

 

“若是有什么误会,还是早日清的好,关键时刻,莫叫人钻了空子。”

 

淑妃完,当即便转身离开,显然是留下空间给夫妻二人。

 

“姨母……猜到了?”萧稷问。

 

谢窈点头。

 

“改变……很大吗?”萧稷的问题里满是不确定。

 

谢窈沉默片刻,又嗯了一声。

 

从前殿下看她的眼里全是爱意,如今只剩淡漠,仿若她是个陌生人一般。

 

她能理解,但触及萧稷的眼神还是会心痛。

 

“没事。”谢窈道:“殿下不必急于一,我便不耽误殿下处理正事了。”

 

谢窈完便也离开了养心殿。

 

她与萧稷之间的问题,并不是聊聊就可以解决的。

 

萧稷看着谢窈的背影,嘴唇翕动,欲言又止,最后也没能出什么,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开。

 

或许……变化真的很大。

 

但若有人想在他与谢窈之间做手脚……那也绝不可能。

 

谢窈离开偏殿,去了正殿看望皇帝,同时也向永乐长公主请安。

 

但谢窈见到永乐长公主,才觉得有点不对。

 

今日长公主看她的眼神……远不如昨日来的亲切慈爱,面上没什么笑意,眼神甚至带着几分冰冷。

 

谢窈:“……”她哪里得罪长公主了?

 

她心里虽然不解,但还是恭敬行礼道:“姑母。”

 

长公主嗯了一声,示意谢窈坐下,这才道:“今日你不来,本宫也是要命人传你入宫的。”

 

谢窈心里一个激灵,脑子飞速转动。

 

永乐长公主已经开口道:“本宫知道,你与太子感情甚笃,甚至连朝堂上的事,太子也会与你商议。”

 

“而你,也一向聪慧,许多事都能看得通透。但正因如此,你才更该劝诫着太子,不是什么事都能做的。”

 

永乐长公主的话里是十分明显的警告。

 

话已至此,谢窈也听明白了。

 

只怕是裴宸的事已经被长公主知道,所以此刻才会对她这样的话。

 

这话也不仅仅是给她一个人听的,还有让她转告萧稷的意思。

 

看长公主这愤怒的样子,只怕是没对萧稷重话。

 

谢窈也能理解。

 

一则萧稷如今监国,威严不容侵犯。

 

二则萧稷到底是亲侄子。

 

谢窈也不反驳,老老实实的低头认错,“姑母息怒,是窈窈错了。”

 

她没有否认,若是否认,只会让长公主更生气。

 

况且这件事……她原也的确知道。

 

长公主哼了一声,“如今倒知错了。”做这件事的时候可是一点儿风声都没走漏,且做的一点儿都没犹豫。

 

“姑母。”谢窈道:“殿下也是为了北境考虑,北境战事凶险,早一日控制战局,就能多护着一些夏国百姓,少死伤一些夏国将士。”

 

“镇北侯在北境多年,对北境情况最为熟悉……”

 

长公主仍板着脸,但眼神却缓和不少。

 

这些道理,她怎能不懂?若非如此,她早就将人传召回来了。

 

她轻轻叹息一声,“你们可知,若此事传出去,朝堂上只怕不会平静。”

 

陛下刚刚昏迷,太子就下了新的旨意,难保不会被冠上一个不尊君父的罪校

 

尤其是如今朝堂之上几家虎视眈眈。

 

谢窈端起茶盏,奉到长公主面前,软声道:“为了夏国,为了百姓,殿下不惧这些身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