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贺然 作品

第14章 别的小朋友有的,我也要有!没有拉倒!

 徐老三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半夜了,家里人等的这个着急啊,以为他在路上出啥事了呢。 

 徐老头急的感觉嗓子眼儿发紧,老太太嘴角都急出火泡了。 

 徐老头心想这要是三儿子一会还不回来,他就让老二带着一大家子先走,他自己留下等老三。 

 要是老三明早还不到家,他就出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随后他再去追队伍。 

 徐老大别看蔫吧不吱声也不出头,但是心里是真疼弟弟啊,他三弟一直不回来,他在家里是坐立不安的,好几次实在是坐不住了,要出去找一找。 

 徐老头不让,他怕哥俩走两岔去,那样更是耽误事。 

 徐老二干脆就上了房,在房顶上望。 

 徐焕在屋里跟小宝和丫丫一起吃了野菜窝窝头。 

 新鲜的野菜味道在徐焕的嘴里简直是人间美味。 

 她小心翼翼的一小口一小口咀嚼着,细品着天然小麦的味道。 

 虽然里面还带着点陈年粮食的霉味,徐焕也觉得很好,毕竟是久违的味道。 

 在前世末日的那几年,她所在的避难所能吃的只有罐头,没有蔬菜和主食。 

 肉罐头吃多了,到最后嘴里直发酸,再加上添加剂的涩味,越吃越不香,越吃越不想吃,让人失去了食欲,吃它只是单纯的为了活着。 

 然而眼前手里的只有半个拳头大小的、丑的要死的窝窝头却能吃出野菜的清甜味。 

 那股霉味不是说发霉了、坏了的味道,而是那种年头久了不香甜、捂巴拉叽的味儿,就是那种年头久了的柜子,一打开就有一股怪味儿。 

 但是对于舌头来讲似乎是唤醒了陈年的记忆。 

 就是这个窝窝头吧,奶奶她们做的有点硬。 

 不是发面的那种宣软的,而是死面的那种,杠杠硬,干干巴巴的。 

 奶奶说这样的不容易坏,越放越硬,放三个月都没事,最后干巴的都能跟石头似的。 

 趁着刚出锅没那么硬,在家的人都赶紧先吃。 

 男的一人分两个喝一口水,女人和孩子一人一个也是一口水。 

 不配水不行,吃着急了容易噎着。 

 徐焕问小宝:“你们能吃饱吗?” 

 小宝摇摇头,“姐,现在只要是饿不死就行,哪里还能想吃饱的事。” 

 丫丫也说:“姐,就算是以前,咱们家也只是能吃个半饱,我都不知道吃饱了是啥感觉。” 

 徐焕摇摇头,心想:可怜的孩子们啊~等姐姐来拯救你们吧。 

 转而又想,自己会不会太盲目自信了,谁说现代人到了古代就能一路所向披靡? 

 万箭穿心也是会死的好吧? 

 而且有些东西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还真就做不出来,空有理论知识无用武之地。 

 徐焕想到这里感觉自己洗了一个凉水澡一般,一个激灵透心凉,心飞不起来了。 

 不能盲目乐观,还得脚踏实地,集合上辈子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智慧,再结合这里古人的生存方式,低调脱贫,在发展中寻找古代金大腿才是当务之急。 

 没有人给你撑腰,就咱这难民的身份,一个员外爷就能弄死全家。 

 古代刑法虽然严苛,但是它不全面,漏洞很多,再就是更偏向于权贵的利益。 

 不抱一个金大腿,但凡自己出点彩儿,搞点新奇特的东西出来,那就容易招人惦记。 

 到啥时候人性大多时候都是极端的。你有,我没有,那我就会心里不爽。 

 经过一番较量之后,实在得不到,那就会毁了你手里的东西,或者干脆连你这个人都毁了。 

 所以难民们才会抢大户。 

 所以看你挣钱眼红就天天琢磨怎么搞垮你。 

 所以泥腿子研究出来的新东西都会被贵族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