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知了 作品

第594章 新社区新风景(第2页)

 剩余的一半也只是因为和印刷厂签订了长期合同,需要等合同到期。

 这对位于港岛的印刷厂是一种冲击。

 但没办法,大势不可逆。

 许多印刷厂,要么倒闭,要么也搬进了城寨。

 对此周野选择欢迎。

 因为他知道,当所有的印刷产业都集中在城寨的时候,靠着垄断地位,他能做许多事。

 要知道印刷厂对接的不光是报纸杂志,还有各种书籍,平面广告,各种旗帜,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印刷物。

 如果将来有一天,港币也需要到城寨去印刷,那就有意思了。

 ……

 随着承接了各大报社的报纸印刷,九龙城寨的西区越发热闹。

 印刷工厂里的机器24小时转着,却没人觉得吵。

 因为西区的居民知道,只要机器转着,他们就有钱拿。

 至于什么环保,噪音问题,那是吃饱喝足才会考虑的问题。

 反正工厂开了以后,楼凤反而少了许多。

 并不是所有小姐都是好吃懒做才做这一行的,有正经活路,她们也愿意站着挣钱。

 因为印刷厂的存在,聪明人也开始灵活变通。

 油墨厂,纸厂,报纸经销商陆续出现。

 在大规模机械化工厂出现在港岛之前,城寨的小作坊,将是无敌的存在。

 工厂多了,用电用水也就大了。

 靠私自接线是不够用的了。

 周野的做法也简单,在城寨外开了一家食品加工厂。

 请城寨里的食品小作坊搬过去,一方面腾地方给印刷厂。

 另一方面把这个鱼丸加工厂的水电都接到城寨里。

 一举多得,大家都很满意。

 当然垃圾的处理也是问题。

 城寨里由张巨基挑头,组织了几百人的清洁工队伍。

 负责把城寨的垃圾,运送到城寨外周华强的废品回收站,进行回收处理。

 这样一来,城寨里除了道路狭窄,房子紧凑,干净清爽了许多,居民的幸福感就提升了。

 但也是因为这样,城寨的人口规模还在不断扩张。

 偷渡来港岛的人总是先在城寨落脚。

 城寨的人基本都是这么来的,总不能不让后面的人再进入?

 之前因为对抗东区黑帮而选举的“民意代表”们,发挥着作用。

 他们组成了民意会,对各自周边的住户进行规劝,监督大家遵守西区的秩序。

 当然,城寨没有法律,所谓秩序,也只是大家默认的规则,没有明文规定。

 其中睦邻友好是最基础的。

 民意会大多劝导大家:“好好相处,互相体谅,别把外面的脏事带到西区。”

 至于什么是脏事,没有标准,也没人解释。

 但你非要欺负邻居,对人又打又骂,或者看到漂亮女孩就动手动脚。

 西区会教导你如何做人!

 不少新人,第一天到,第二天就消失了。

 城寨的老居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们会说,这就是城寨,这就是西区!

 ……

 周野把诊所关了,等几位重要成员过来开会。

 坚叔带着阿良去市区看电影了,也提早关了门。

 周野准备了黑帮电影最常见的开会形式,打边炉。

 只是他喜欢麻辣汤底而不是清水锅。

 出一身汗,对于湿热的港岛天气非常适合。

 周华强,周华胜,马军,马帅,还有张巨基都准时到来。

 只是马帅还扛着一个大黑袋子,丢在门边。

 张巨基上前踢了踢,就苦了脸。

 “我好不容易早下班!”

 “鸡哥,辛苦了!谁叫你是清洁工呢?”

 张巨基也不再说什么,为城寨处理垃圾,是他的本职工作。

 大家对这样的事情都习以为常,但周野还是要多问一句,免得他们放纵自我没了底线。

 “什么人?为什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