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寻找重要的东西(第2页)

 苏暖并不感到意外,她大大方方的走出去,接下来一个月都不能下官道,所以必须买些实用的,不然就只能吃黑面窝头。

 这小镇很大,苏暖也没想走远,就去了临近的一家酒馆。

 为什么是酒馆?因为酒馆里肉干多,而且有一样东西只有这里才有。

 小二见苏暖脸上有血污,愣了一下还是笑着问:“客官想来点什么?”

 苏暖问:“肉干还有多少?”

 小二回答:“今日村里刚送来不少肉干,但价钱比鲜肉贵

上十倍。”

 小镇临近京城,物价不低,猪肉十文钱一斤,那肉干一斤就得百文。

 苏暖不在意的说道:“都拿来,顺便给驿馆的人送一车酒过去。”

 “好嘞。”小二眼睛一亮,大主顾啊。

 很快,小二将肉干都称了出来,指甲盖儿大的肉粒有八十斤,指头长的肉条五十斤,这都是不带盐的,毕竟盐贵。

 但也有用粗盐腌制的腊肉,熏的很干,外表黑乎乎的。

 腊肉耐放,所以有六十几斤。

 苏暖回忆了一下,空间里的盐好像有一斤多的样子,毕竟这时候买盐都限量,而且还必须有户籍才能买。

 她没看见想要的东西,于是问:“还有别的腌货吗?”

 小二点头,“有,不过不知道客官能否接受。”

 他说这话,手脚麻利的从身后的架子上拿来一个陶罐,打开后抓出一把寸许长的小鱼干。

 苏暖捏了一条放在嘴里,是海鱼,咸腥味儿特别重,正是自己要的东西。

 记得前世有人曾得过大粗脖子病,后来脖子烂了一大块,大夫说吃海里的东西就能预防这个病。

 现在有了海鱼,时不时的吃点就能预防,前世那次病症可是传染了不少人,小姑年幼体弱没能躲过,留下丑陋的疤痕。

 当下她心里欢喜,“这个我也要了,你看总共多少钱。”

 前世这些鱼干被一个姓钱的婆子买了去,她不是个好人,总撺掇她的傻儿子睡自己,还好自己都躲过了。

 小二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阵算盘,“总共三十两,您买的多,这袋子鱼干就算搭头吧。”这可见这鱼干不好卖,扔了又不甘心,就做了搭头。

 苏暖掏袖子,拿出一张百两银票。

 小二检查银票,之后找回五十两银票及二十两散碎银子。

 苏暖说道:“碎肉干给军爷们下酒,其余的我拿走。”

 “好嘞。”小二是个不多嘴的人。

 苏暖一手拎一个麻袋走了出去,小二都看的咋舌。

 她跑到巷子里,环顾无人就把袋子里的东西收入空间,拿了两床薄被塞进去。

 反正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回去想掏出什么还不是自己说的算?

 她拎着两个袋子走出小巷,考虑到老太太牙口不好,小姑胃肠弱,她来到铁匠铺。

 铁匠问道:“小嫂子想买点什么?”

 苏暖问:“最小的锅有多大?”

 铁匠指着旁边说道:“都在那儿呢。”

 苏暖走过去看了一圈,最小的口径都有一尺半,能用。

 “要这个。”

 铁匠点头,“一两银子。”

 苏暖抿唇,真贵,但这是人家地盘,物价高也是没办法的。

 她给了银子,将锅放在麻袋里。

 离开铁匠铺,苏暖发现身后有人跟着,她故作不知,心里却窃喜。

 有人上门送银子,好事儿啊。

 她加快脚步,钻进了小巷子,到深处就转身抱膀等着鱼儿上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