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832章
想到小摊小贩的生存问题,徐雨萌就想看看珠城市是如何解决的。
考斯特停在了珠城市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停车场,然后故意问保安:“这边有没有那种摆摊设点的啊?想去那种摊贩的摊子上吃当地的特色小吃。”
保安一听笑了,说:“你们是外地来的吧?我老婆就是摆摊的。我老婆和这些小摊贩们都统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进市场了,市里面在每个片区都规划了很多的便民市场,租全很便宜,一个月就几百块钱,还有政府财政补贴———几乎不要钱,你出了这个停车场,左拐100米就有一个,我老婆就在那里卖艾饼和虾米糍!”
“是吗?那我真得去看看!”
徐雨萌一行出了停车场,果然,左拐后就看到一个便民市场,上面写着“嵩明街办为民服务市场”。
里边还人声鼎沸。
有那种乡下人进城卖菜的,还有保安所说的那种卖当地特色小吃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确实看到有一个卖艾饼和虾米糍的中年妇女,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保安的老婆。
徐雨蒙给乔巧、方晓晓和两个警卫每人每个各买了一个,一个是尝尝珠城当地的特色小吃,一个趁机和大姐搭讪。
“大姐,生意怎么样?”
“还行。”
“你们这的租金贵不贵呀?”
“结伴收我们500块钱一个月,然后政府又要补贴我们400块钱,相当每个月100块钱,就当交卫生费了。”
看来保安所言不假。
这种模式倒不失为解决小摊小饭贩的生存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方式。
城市总是要发展,小摊贩们占道经营弊端确实很多,易造成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的管理、卫生状况堪忧等。
看来事在人为。
这样子就挺好。
小摊贩们的生计有了保障,城市也有一个好市容市貌,市民的生活也便利,不是搞那种所谓的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