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120章
江松往前倾了倾身子,语气变得激动起来:"更严重的是,这种做法形成恶性循环。优秀年轻人看不到上升通道,纷纷选择离开;而近亲繁殖的党员队伍缺乏活力,遇到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实际问题时,既拿不出创新思路,也难以服众。长此以往,基层党组织就成了空架子,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也会被动摇。" 看来这位年轻的村支部书记还是考虑了很多问题的,觉得是个可塑之才。
这样的人留在村里当支部书记有些可惜了,应该去更大的平台。
等期满后和组织部部长曹武昌说说,让他去干部一处?
汪松不知道的是,书记的这次蹲点,已经悄然的改变了他的仕途!
“那你觉得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同样是村支部书记,徐雨萌觉得汪松这样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更有解决的方法,解决起来也更接人气。
见书记不停的提出问题,汪松也越回答越有信心了。
"我认为必须三管齐下。首先要打破"家长制"的权力垄断,建立科学的考核淘汰机制。现在不少村支书把职位当"终身制",建议将党员发展质量纳入考核,比如设定年轻党员占比、学历层次等硬指标,对连续两年未完成指标、近亲入党比例过高的干部启动诫勉谈话,甚至调整岗位。"
他伸手比划着:"其次得畅通监督渠道。很多问题不是村民没意见,而是反映无门。可以推行"阳光党务",在村务公开栏、村级微信群定期公示党员发展流程和名单,设立县乡两级直通举报电话,让群众敢监督、会监督。上次走访时,有村民悄悄跟我说,想反映问题又怕被村支书穿小鞋,这种顾虑不消除,监督就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