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1章(第2页)
农药兽药残留问题突出。蔬菜种植户为快速除虫,违规使用剧毒农药“克百威”“氧乐果”;生猪养殖场为缩短出栏时间,超量使用抗生素,甚至添加“瘦肉精”促进瘦肉生长。尽管有农药兽药残留标准,但基层农技部门对农户的指导不足,抽检时多集中在大型种植基地,对散户、小作坊的覆盖严重不足,导致“问题农产品”通过农贸市场、小摊贩等渠道流向餐桌。
水产品养殖的“潜规则”。部分养殖户在鱼塘中过量投放化肥、激素以提高产量,导致水体污染,鱼类体内积累有害物质;海参、贝类等海产品养殖中,为预防病害大量使用呋喃唑酮等禁用药,这些药物的代谢物在人体内难以降解,可能诱发基因突变。而水产市场的快速检测设备覆盖率低,多数时候仅靠肉眼观察判断“新鲜度”,无法识别化学残留。
冷链“断链”现象普遍。生鲜肉类、乳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因冷藏车温度失控、配送时间过长等问题,导致产品在常温下暴露数小时,微生物大量繁殖。但监管部门对冷链物流的温控记录核查宽松,很多企业的温度监测数据可以人为修改,难以确保食品在全程低温环境中保存。
过期食品的“翻新”操作。一些冷库为降低损失,将过期冷冻食品重新包装、更换生产日期后再次流入市场。由于冷库存储的食品种类繁多、批次复杂,监管部门的定期检查难以做到全面覆盖,往往依赖企业自查,形成“监管盲区”。
这些问题的根源,既有监管队伍人手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食品监管部门“不作为”、“不敢作为”,甚至一些企业同食品监管部门负责人蛇鼠一窝,同为一丘之貉,对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粮油储运方面更是触目惊心!
拿到粮油储运资质的物流方竟然是谢有志的亲戚。
物流方为了经济效益置食品安全于不顾,运输过程中不专器专用,运输柴油汽油后直接运输食用油,在物流方已是常规操作。
食用油生产企业也没有严格把关,以至于这些受到污染的食用油生堂而皇之的进入加工厂,最后流入百姓的餐桌。
经批准,李蓝天、丁伟大、谢有志接受调查
顾涌案余波未尽。
李中华到案一周后,其父李老“突发”心脏病去世。
先后有七名jj接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