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9章
“何止口诛笔伐,我都能猜到他们要怎么说———” “肯定有人说‘这是在搞货币放水,6000万人发5000块,三个月后之江的物价能飞上天’,说不定还会举例子,‘到时候买棵青菜都要比现在贵三成’。”
“还有人会说‘全民发钱是养懒人,那些本来就有储蓄的家庭把钱存起来不花,钱没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纯属资源浪费’,甚至可能扯到‘这会削弱人们的工作意愿,年轻人都不想上班了’。”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谈‘长远影响’的,会说‘地方财政这么折腾,以后怎么搞基建?怎么支持产业升级?现在把钱分光了,明年遇到更大的坎怎么办’,末了还得加一句‘这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视行为’。”
“说不定还有人拿‘国际经验’说事,‘你看某某国家发钱后经济反而停滞了,之江这是在重蹈覆辙’,完全不管我们的电子红包只能省内消费、三个月清零这些约束条件。”
“哈哈,怎么王省长说的和我想的一样!”徐雨萌被王志坚的说法说笑了。
专家就是这样,坐在办公室里,老百姓都要饿死了,他只会来一句,何不食肉糜?
“所谓的专家太多了!钱如果不以红包的方式直接发到老百姓手里,老百姓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好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最后的结果就是钱流入了不该流的人手里,有资源的、有钱的变得更加有钱,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徐雨萌道。
在现在这种特殊的国际环境下,搞那些所谓的基础建设,所谓的那些补贴,老百姓又能得到多少实惠?
用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至少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而且消费还可以促进财政的提高,表面上看,政府花了大钱,实际上是双赢的结果。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问题尽快上常委会讨论。”徐雨萌说完,话锋突然一转:“志坚同志,我来之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之江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志坚同志是个有党性原则的人!目前,省委、省政府这边受卢俊生案影响,不少岗位目前都还空着,志坚同志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王志坚一听,心里有些小激动。
这是书记信任自己,让自己推荐合适的人选!
其实王志坚这个省长在卢俊生出事之前,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省委书记卢俊生一直强调要以省委为核心,强调“绝对权威”,说白了就是以卢俊生自己为中心。
对省里的人事任免方面,基本上不会考虑他这个省长的意见,对省政府的工作也经常会指手画脚,非常强势。
所以王志坚这个省委副书记,在人事任命上,没有什么话语权。
总之,在全省的干部任命上,他这个省委副书记就是个透明人。
徐雨萌刚才的一席话,才恍然记起,自己还是省委副书记,心里的那潭死水开始碧波荡漾。
王志坚指尖在桌沿轻轻蹭了蹭,眼底的激动慢慢沉淀成沉稳的光。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折得整齐的名单,递过去时指腹还带着点微颤:“书记既然信得过,我就说说这几位——都是这几年在岗位上实打实干出来的,尤其在经济和民生领域,脑子活、手脚快。”
“副省长人选,我想推荐两位。一位是省发改委主任赵立东,他在发改委干了五年,之江的外贸依存度、产业链短板这些数据能倒背如流,前阵子温城纺织业调研,他带着团队蹲了半个月工厂,连夜拿出的‘外贸转内销对接清单’已经帮上不少忙。另一位是宁城市市长闵行健,他是从基层码头一步步上来的,宁城港这几年能把深水港利用率做到全国前三,他功不可没,现在贸易战影响港口吞吐量,正需要懂港口、懂物流的人牵头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