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8章(第2页)

 “过个屁,没几口的咋称,送你吃了。”  “嘿嘿,谢谢叔。” 

 五子老爸道,“等下给你送半筐洋柿子。” 

 回到家里,没一会也到了饭点,坐在桌上,赵勤突然笑了。 

 “笑什么?”老吴不解道。 

 “吴叔,我来这边就一个感觉,不是在吃饭,就是在吃饭的路上。” 

 老朱一听也乐了,“过年嘛,不就该这样子,你们算好的,我们小时候过年,爸妈称两斤肉,能一直吃到正月末。” 

 “我读大学时79年,那一年我都26岁,你轩哥都两岁了,当时一个月的粮票本就不够吃, 

 还得省一点,跟补贴一起寄回家, 

 那时候也没出息,就想着啥时候大米饭放在桌面,没人限制,我想吃多少吃多少就好了。” 

 老吴的话,又引得老朱畅快大笑,“你又让我想起小时候吃胡萝卜缨子了,那时吃伤了,这辈子都不想碰胡萝卜。” 

 其实听他们说古,很有意思的, 

 老吴考上大学已经是26岁高龄,念大一你敢想,但在那个时节太正常了,30岁的也有不少, 

 读大学不仅不用花钱,国家每月还发补贴,跟一个实习工人的工资差不离,一人读大学,养活一家三口的事并不鲜见。 

 “听五子说,你们工作那块缺菜?”五子老爸好奇问道。 

 五子抢先道,“爸,那边肉不值钱,但菜得从几百公里以外运过来,洋柿子得6美刀多一斤,合近50块一斤, 

 黄瓜更贵,青菜倒是便宜些,也得30来块一斤呢。” 

 五子爸眼瞪得老大,“咋不去抢呢。” 

 赵勤心思一动,“叔,如果家里大棚能丢下,要不你跟着一起去种菜? 

 那边种菜需要手续,不过不要紧,我会找人弄好,你种的够咱这十多人吃就行,要是能帮着做饭就更好了, 

 基本工资我也给你一月5000,提成嘛,按大家的一半来算。” 

 “真的?”五子爸确认着,心中不由的激动起来,自己儿子去年可是带回了80万,自己要是跟着一起, 

 不指望能有40万,半年能弄个20万,那可就相当于自己在家忙个七八年大棚的, 

 家里,自己和媳妇那可是没日没夜的忙,到了那边,可就只要负责十几人吃喝的,一个棚就解决了,至于做大锅饭,那也没啥难度啊。 

 “当然真的,叔,就看你愿不愿意了?” 

 “干,肯定干。赵老板,你说的要是真的,明天我就找人把家里大棚转出去。” 

 “叔,要不我先给你点订钱?” 

 “那使不得,我信你。” 

 赵勤虽说是临时起意,但倒是越想越可行,早先是大家轮流着做饭,没有个固定的,是得增加一个人管吃喝, 

 而大棚更有必要, 

 别说那些菜价,他们看着吃惊,自己也心疼啊,随便买点蔬菜再加上运输费用,就是上万美刀,于其这钱让别人挣,还不如自己人来种, 

 说不准算下来,自己还能节省点。 

 五子老爸酒量不错,加上得了赵勤的准头,算是碰着了大喜事,更是频频举杯, 

 要不是栓子不松口,他都想留大家在这吃晚饭,按他的说法,刚好喝到天黑,大家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