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落子

 燕国都城外。

 一辆马车驶出官道,前方是山路,两侧草木幽深,愈发崎岖难行。

 驾车的是一个精壮汉子,太阳穴高高鼓起,一望便知是一位武林高手,却甘做马夫。

 在这种山道上,武功再高也无能为力。

 艰难前行了一段距离,车厢里有人道,“停车吧,你在这等着。”

 “是!”马夫翻身下车,肃立在一旁。

 门帘掀开,玉朗和陶誊走下来,步行向深山走去,身影逐渐消失在山林间。

 两人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气氛有些压抑,陶誊的脸色始终阴沉着,有心事压着。

 “是不是那一座?”

 翻过山岭,玉朗指向前方,云雾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座仙山。

 陶誊心不在焉点了点头。

 玉朗暗叹,他返回都城,和沙家羽商量了一下说辞,透露给陶誊,陶誊就变成了这个模样。

 他最了解陶誊的志向,能够理解陶誊的心情,但也不知该如何劝解这位好友。

 “是我把你牵连了!”

 陶誊突然一脸愧疚道。

 知晓内情后,陶誊便意识到,他的师父有些不同寻常。

 当初,他连筑基期都没有突破,本该是专心修炼的时候,师父却允许他下山,甚至有几分鼓励的意味,丝毫不担心会耽误他的修行。

 陶誊不敢深想。

 可是,本能告诉他,他最不愿意接受的,或许才是真相!

 甚至于,玉朗和清风道长可能也被他牵连了。

 拜师之后,他回想在醉香楼的经历,说书人和清风道长之间的对话,越品越觉得两人都是高人,自然要向师父请教。

 如果师父早就预知到大乱将至,甚至直接插手进来。

 如果修仙界像沙家羽说的一般,所有人都会被卷入,风雨飘摇。

 原本隐居在青羊观,悬壶济世,避世修行的师徒,却因为他不得清净。

 玉朗轻叹道:“你也被蒙在鼓里,邀我下山也是好意。事已至此,不要想太多。”

 事实上,他亦有担忧,但不多。

 师父的那番话,让他莫名觉得底气十足。

 山道在这里消失了,二人隐去身形,催动法器,飞向仙山,落到一座石洞前。

 陶誊双膝跪地,“徒儿拜见师父。”

 “晚辈秦玉郎,参见前辈。”

 玉朗躬身行礼。

 一阵静默过后,洞中传出一个苍劲的声音,“徒儿因何事回山?”

 石门并没有打开。

 陶誊垂着头,尽量用平静的声音,将玉朗告诉他的事情复述出来,向师父求证。

 听罢,他师父丝毫不觉得意外,语气平淡道:“既然你已知晓,以后打算怎么做?”

 “弟子有问题,想向师父请教。”

 陶誊顿了顿,见师父没有回应,便问了出来,“修仙者进入世俗,是不是以世俗凡人为棋子,驱赶凡人,彼此攻伐,直至诸国一统,分出胜负?”

 “是,”他师父坦然承认,但没有任何解释。

 陶誊身体微微一震,继续追问,“进入世俗的修仙者,会在战场上出手,动用宝物和法术屠戮凡人吗?”

 “不会。”

 “可是,失去神道监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仍会对世俗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有他们在,除非凡人死伤殆尽,战争可能永远不会结束!”

 陶誊沉声道。

 “凡人之间的战争,一方大军溃败,无须折损过半,甚至可能不是因为损兵折将,仅仅只是主将权衡后发现实力不及对方,或者一些战场之外的因素,便主动投降。

 “修仙者却会改变这种局面。

 “譬如,他们不必在战场上出手,只须向国君或者王公将帅透露修仙者的身份,许诺送他们仙丹,抑或将他们领入仙途,妖言惑众。

 “定会有人被蛊惑,为达成目的,不顾一切,消耗掉一兵一卒,甚至将所有百姓驱赶上战场,也在所不惜,决不服输!

 “在这巨大的激励之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反叛,永远不会结束!”

 听陶誊说完,他师父‘哦’了一声,“你有何良策?”

 “弟子有两个想法。

 “一是,修仙者不再隐藏身份,出将入相,在阵前厮杀,以神通对决。

 “二是严禁修仙者蛊惑凡人,以世俗的方式决出胜负便离开,免得垂死挣扎。”

 这是他和玉朗冥思苦想之后,想出来的,唯一能为燕国百姓做的事。

 将修仙者拉入局,在阵前对垒,自然能够减少凡人伤亡。

 排除修仙者的干扰,他们兄弟二人联手,如果能够带领燕国一直取胜,也算对燕国百姓有一个交代。

 正是沙家羽之前说过的,尽力而为!

 洞府内沉默了片刻,他师父不置可否,只道:“下山去吧,立下大功,回到师门,自有丰厚奖励。”

 陶誊张了张嘴,惨然一笑,“弟子只想还燕国百姓一个盛世,不敢奢望其他。”

 他不敢多言,叩头告退。

 玉朗默默站在一旁,正要告辞,却被陶誊的师父叫住。

 “尊师清风道长,老夫神交已久,敢论小乘、大乘之道,想必定是位得道高人。

 “陶誊说尊师避世清修,老夫不愿冒昧打扰,又因琐事缠身,一直未能成行。

 “你便代老夫向尊师传一语。

 “大变将至,世人皆在劫中。

 “必要之时,还望道长不吝出手。当然,这种机会不会太多。

 “寻常时候,不会有人打搅道长清净!”

 玉朗等了片刻,确定陶誊的师父没有其他交代,恭声应是,“晚辈定将话带到。”

 二人原路返回。

 自始至终,没有见到陶誊师父的真容。

 下山途中,玉朗暗自沉吟。

 局面没有沙大哥说的那么糟糕。

 对于各方势力,云都天和落魂渊并非驱使如奴仆,也是要拉拢和打压的,而不是倾尽门中高手,完全以势压人。

 这才叫下棋。

 被打压如百里氏一族,师父显然是被拉拢的。

 从自己被陶誊劝下山,是一步妙棋,那时开始,师父的立场就已经有所偏向了。

 师父可能早就看穿了他们的计谋,早有默契,所以毫不担心。

 想到这里,玉朗彻底安定下来。

 孰不知,他所思所想,终究浅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