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以德报怨(第2页)

 秦桑收回视线,走下岩石。

 小五一直看着,直到秦桑和病人的背影消失在道观门内……

 “在修仙界,优柔寡断,心慈手软,实为大忌!真不知道,道长是怎么教的你们!”

 石姓青年不解。

 “看来,你们只从道长身上学到了清静无为和良善之行。

 “读的这些所谓圣贤书,也都是被阉割过的,满口仁义道德,空谈仁恕之道。

 “道长可能还没有教你们,在修仙界是要有血性的,刻意压抑本性,不仅念头无法畅达,还会被人欺侮。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乃是亘古不变的天理!

 “上古圣贤不也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字字句句,刺入小五心里。

 小五眼皮剧烈颤抖着,一幕幕画面在她的心中闪现。

 刚入学堂时,孟玉苏第一个和她打招呼,邀请她一起玩游戏。

 一起读书,一起吟诗,一起受夫子训诫。

 河里涨水时,一起在河边嬉戏。

 年关将至时,孟玉苏邀请她去家里品尝美食,拿出各种珍藏出来分享。

 ……

 甚至,孟玉苏教会了她用胭脂。

 小五的记忆力很好,能够清晰记住每一个画面。她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她们改变着。

 最终,这些画面纷纷消失,定格在一个瞬间。

 师父说:“我们不杀人,只救人!”

 ‘噗!’

 掌心窜起火苗,将《金鉴斋》付之一炬。

 小五烧掉《金鉴斋》,坐在那里,再没有其他动作,显然已经做出了选择。

 石姓青年闭上嘴巴,他说的够多了。

 不知为何,他忽然有些意兴阑珊。

 石姓青年站起身,拍了拍衣角,“在道长身边,你们能受到最好的庇护,怎么做都不会错。但你们早晚会明白的,希望那一天不会太残酷。”

 他脚下一点,悄然遁走。

 站在山坡上,他看了看竹林,又看了看青羊观,最终望向无垠的蓝天。

 良久,无声一叹,取出一个面具戴在脸上,身影化无。

 ……

 竹楼内。

 “没有!”

 中年官差将书箱里的书册抖出来,却没有找到《金鉴斋》,恶狠狠瞪了孟玉苏一眼。

 孟玉苏呆住了,她明明亲手将书放进书箱,怎么会平白消失!

 “哼!”

 中年官差将孟玉苏的书袋扯开,里面也没有《金鉴斋》,神情不由大变,有种不祥的预感,急忙到处翻找起来。

 “没有!”

 “这里也没有!”

 “怎么可能!”

 中年官差几乎将竹楼翻了个底朝天,愈发慌乱,额头见汗。

 楼下传来脚步声。

 一众官员押着陈秀才上楼,眼见为实。

 越端书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当看到竹楼里的景象,笑容陡然僵住。

 片刻之后,竹楼响起越端书的怒吼。

 ‘蹭!蹭!蹭!’

 越端书带领众官兵气冲冲下楼,当即便要冲向内院。

 “进去搜!”

 陈秀才这次没有退让,挑起一杆长枪,横在前方,怒极长啸:“谁敢上前一步,陈某定与你们不死不休!”

 缙县知县手捻胡须,目光闪烁,轻咳一声。

 “咳!同知大人在文书之中写明,只搜查学堂。越大人要去惊扰陈秀才的内眷,似有不妥,望请三思!”

 知县上前一步,低声劝道,“越大人切莫忘了,陈秀才师从孙大人,孙大人曾是当朝次辅,尽管被贬到祁府多年,据说一直简在帝心,万一……”

 “放肆!芝麻大的县官,也敢妄议朝堂,你有几个脑袋!”

 越端书像一个输光的赌徒,更可气的是根本不知道输在哪里。

 他红着眼睛,将满腔怒火发泄在知县身上。

 甲兵之中,盔甲有两种制式,甲胄精良的是越端书带来的人,其余则是缙县的兵丁。

 此次前来,若非被缙县知县缠住,所有人手都被紧紧盯着,他有一百种方法坐实陈真卿的罪行。

 不料,缙县知县毫不退让,大袖一挥,命兵丁保护内院。

 众目睽睽之下,越端书终于恢复了一丝理智,死死盯着缙县知县和陈秀才。

 “好!很好!”

 “山上妖道,私藏禁书,妖言惑众,来人!”

 “不可!清风道长乃是得道高真,施药救人,活人无数,知县大人……”陈秀才大惊,向知县求助。

 缙县知县装作没听到,他心知越端书是为泄愤,自然不会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道士,再得罪越端书。

 一行官差气势汹汹扑向道观,很快来到门前。

 道观内的人察觉到异常。

 求药之人战战兢兢。

 秦桑恍若未觉,神色如常为病人诊脉。

 越端书正欲下令,忽闻马蹄如雷,狂奔上山,有人高呼。

 “越大人!越大人!府台大人有命!”

 众人回望,便见一骑飞驰而来,骑马之人挥舞着手中的书信。

 此人马术精湛,在崎岖的山道上如履平地,转眼行至近前,翻身下马,将文书交到越端书手中,目光便在众人之间寻觅起来。

 “这位就是陈先生吧!末将齐跃岭,见过陈先生!”此人竟上前对陈秀才行礼。

 “不敢当!齐将军使不得!”

 陈秀才连忙侧身避让,就见齐跃岭附耳过来,低声道:“当得!当得!先生有所不知,次辅大人起复了……”

 声音虽小,足够所有人听到。

 越端书刚刚将文书拆开,双手便颤抖起来,面如死灰。

 缙县知县心中狂喜,直欲大笑三声,这次赌对了!

 看着有些发呆的陈秀才,齐跃岭心满意足,瞥了眼自己的爱马,不枉他对这匹马比对自家婆姨还上心,关键时候靠得住!

 此行当真如有神助,三天的路程一天就赶到了。

 他却不知。

 在山下,于城隍等鬼神,都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水。

 知晓这些人是冲陈秀才而来,他们便知不妙,立刻急报府城隍。

 幸好人间府衙发了文书,拨乱反正,否则缙县鬼神宁愿折损道行,也要出手,替清风道长扫除麻烦。

 为了让文书及时送到,此人一路行来,可谓顺风顺水。

 河神操舟,山神牵马,是真的有神灵相助的。

 总算没有误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