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一凡 作品

第62章 才开局呢!(第2页)

杨明汐捏着那本藏在账本夹层里的河道账册,指腹摩挲着扉页上那个歪歪扭扭的河工剪影,突然“啪”地合上册子,金算盘在案上磕出脆响。

“好你个王启年。”她咬着后槽牙笑,指尖点着账册封皮,“连我家账本的夹层都摸得门儿清,合着打去年冬天在茶馆跟我念叨儿子那阵,就把我算进去了?”

晚儿正用蜜糖黏补那串断了的糖葫芦,闻言抬头:“汐儿,你是说……王大人早就算准咱们会帮他?”

“何止是算准。”杨明汐翻到账册中间,指着一页被虫蛀过的记录——上面记着三年前某批治河款的流向,恰好与她账本上那笔“糊涂账”能对上,“你看这处,他故意留了个缺漏,正好能跟我手里的账册拼上。这老狐狸,怕是早把我这账房先生的底摸透了,知道我见了错账就浑身难受。”

正说着,唐家航掀帘进来,手里举着张船票:“‘清账号’明日卯时开船,王大人还托人捎了话,说船上给咱们备了新茶。”

他见杨明汐盯着账册冷笑,凑过来瞅了两眼,“怎么了?这账册有问题?”

“问题大了去了。”杨明汐敲着账册末尾一行小字——“漕运码头管事赵三,每月十五往李府送木箱”。

“他故意把江南的线索写得半明半暗,看似给了方向,实则留了无数钩子。你想啊,那赵三若真是李嵩的人,咱们一查便会打草惊蛇;若不是,这线索便是个幌子。”

她忽然想起王启年在刑场塞给她油布包时的眼神,那哪是托付,分明是把一根引线塞进了她手里。

“还有晚儿你爹的亲随。”杨明汐转向晚儿,“那亲随说王大人杀子,这话半真半假。王大人收银票是真,可若他真想攀附权贵,何必费尽心机藏账册?我猜,那亲随要么是被人当枪使,要么……”她顿了顿,“是王大人故意放出来的棋子,逼着咱们必须去江南查个水落石出。”

晚儿手里的糖葫芦“啪嗒”掉在碟子里,蜜糖溅了满桌:“你的意思是,连我爹那档子事,都在他算计里?”

“未必是算计,更像是顺水推舟。”杨明汐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河道的方向——听说王启年带着官差去拆炸药了,不知此刻是否顺利。“他在京城布了这么久的局,不可能没算到张侍郎背后还有人。把咱们支去江南,一来能避开京城的浑水,二来能查漕运的事,简直一箭双雕。”

唐家航摸着下巴点头:“这么说,咱们成了他的‘清账’工具?”

“工具?”杨明汐挑眉,抓起金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阵,算珠碰撞的脆响里,她眼底的笑意渐深,“他倒想得美。这账我是要算,但得按我的法子算。”

她从抽屉里翻出张宣纸,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漕运”二字,又在旁边圈出“盐船换石头”“李嵩”“赵三”几个词,最后在最上头画了个小小的算盘。

“明日上船,咱们先不去找赵三。”她笔尖点着“盐船”二字,“二十船盐变石头,要么是中途被调了包,要么是压根没运盐。我倒要看看,那‘清账号’上,是不是藏着什么同路的‘熟人’。”

晚儿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笑了:“我就知道你不会吃亏。王大人要是敢算计过头,你定能让他加倍还回来。”

“那是自然。”杨明汐放下笔,指尖敲着桌面,“他欠我的三个月好茶还没兑现呢,到了江南,我非得让他请我喝最顶级的雨前龙井不可。”

夜色渐深,账房里的灯却亮了整夜。

第二日卯时,“清账号”缓缓驶离码头时,杨明汐站在船头,手里把玩着那枚陆锦棠给的玉佩,望着渐渐远去的京城城楼,突然对着河面喊:“王启年,你的账我记下了!到了江南,咱们好好算算!”

风卷着她的声音掠过水面,船头的茶罐里飘出清苦的茶香,倒像是谁在远处应了声——这盘棋,才刚开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