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禀陛下,这柴火准备的都差不多了,才更适合生火。”

 冯征说道,“这水烧的差不多了,才可以下肉来煮。臣的想法是,至少得多有一批粮食,无粮,则商业不可稳固。”

 说着,看了眼嬴政。

 【我说的你懂了吧?得有粮食保障?】

 【那么问题来了,粮食哪里来?】

 冯征心说,【你这舍得为了支持商业,把国库里的粮食,多拿出来一些当保障吗?】

 【如今,大秦最缺的就是粮食,不过,前段时间,你不是从权贵那里,诓了不少粮食吗?就看你舍不舍得用了。】

 【要是到了明年,反正我手里是不缺粮食,到时候看我耕田收获,你再全国推行,晚个两三年,全国也就不缺粮食了。】

 【到那时,正好商业可以走出咸阳城,推广到全国各地。】

 恩?

 听到冯征的话,嬴政心中稍稍一动。

 原来,冯征是在担心粮食的事。

 不错,商业想要推行,那人的基本生活,务必得得到保证。

 如何保证?

 粮食!

 人得有足够的口粮了,那才放心做各种各样的事。

 比如,修长城,比如,开灵渠,比如,拓驰道。

 没粮食,人活不下去,怎么能做事?

 因此,经商的基本保证,就得是粮食充足。

 “若行商业,须得多少粮食?”

 “陛下,一时的粮食是不缺的。”

 冯征说道,“但是,若是现在想要经商,得养大批的人,足足一年,直到下一年的粮食收成到手。因此,这总量须得不少。”

 没错,就如同赈济灾民,一开始发的粮食少吗?

 不少!

 但是,你一想到,要给这成千上万的灾民,足足养活一整年,一整年啊,需要多大的缺口?

 因此,统治阶级,自然就会权衡。

 在这个时候,舍弃一部分人,是常有的事。

 灾民们,赈济着赈济着,活着的,也就越来越少了。

 一开始的热钱洋溢和光鲜亮丽,能做到者,从来都不是少数。

 但是,能一直坚持的,少之又少。

 持之以恒,乃是这世上,最难得的事情。

 “这倒是的确。”

 冯征的担忧,嬴政听罢,自然完全明白。

 一开始推行商业,那可以,这粮食,百官们自然也愿意尝试。

 但是,这要是坚持一整年,养活那么多的人,耗费朝廷那么大的粮食。

 那到时候,朝廷对此支持的力度,就未知了。

 “以咸阳城,一城经商之需,若是一年,当耗费多少?”

 嬴政看着冯征, 缓缓问道。

 “陛下,至少,八百万石。”

 什么?

 听到冯征的话,嬴政当即面色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