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隋朝第一功臣

"冤,他简直太冤了,这样的将领,给朕的大秦多好啊,哈哈哈,看到韩信这样的结果,不知道为什么,朕反倒开心。”

 

秦始皇笑了起来。

 

赵匡胤和朱棣对视,会心一笑。

 

他们的心态,倒是和秦始皇一样,作为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对于忠臣良将蒙冤受屈之事,他们自然愤怒,但自从这天幕出现之后,他们倒是有点想那被盘点的英雄多冤屈一点,只要不是自己朝代的就行,这样他们才有招揽的机会。

 

...

 

此时,那沛公刘邦却是坐不住了。

 

“这不完犊子了吗?这前有秦皇,后有霸王,还有那韩信,彭越,英布,这一个个的,不都得把我往死里干啊!老天啊,既然我是大汉民族的创立者,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啊!”

 

看到刘邦如此灰心,即便是张良此时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劝解刘邦。

 

不管未来的刘邦有多厉害,那些人也不会跟着他混了啊。

 

“怎么办?谋圣,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啊。”

 

张良叹了一口气,道:“要不归顺秦始皇,说不定还有出路。”

 

刘邦当即摇头道:“不行,他肯定都恨死我了,况且你的韩国呢?你还刺杀过他!”

 

张良也是无言,其实自从天幕出现之后,他倒是没有那么的迫切想恢复什么韩国,毕竟大一统乃是大势所趋。

 

...

 

就在很多皇帝都在期待着招揽兵仙之时,没想到天幕上又出现了下一个人。

 

...

 

隋文帝时空,杨坚和群臣直接懵逼。

 

因为那天幕之上的人,此刻就站在人群之中。

 

高颎!

 

“你,怎么可能?”隋文帝指着高颎。

 

高颎脸色苍白,道:“陛下,我...”

 

“一定那个畜生玩意干的。”隋文帝猛然醒悟过来,顿时大骂。

 

“去,把那混账畜生给朕带来,朕今天又想揍他了。”

 

...

 

【十大含冤名将之--高颎(jiong)。

 

高颎,又名高敏,字昭玄,隋朝政治家,战略家,名将。

 

他出生于公元541年,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东西魏时期。

 

他家本来在东魏,因躲避奸臣迫害跑到了西魏。

 

高颎自幼聪慧,深得西魏权臣宇文家的重视,到了宇文家篡位建立北周之后,又受到了权臣杨坚的器重。

 

当杨坚为篡位做准备的时候,专门派人去询问高颎,高颎表示愿意支持,哪怕是灭族也不怕。

 

于是,杨坚越发的信任高颎。

 

公元580年,尉迟迥起兵反叛,杨坚让韦孝宽去平叛,各路大军都猥琐不敢前进。

 

杨坚只能又派崔仲方去监军,结果他也不敢去。

 

还有郑译、刘昉之类的将领,一个个的都是不敢上。

 

于是高颎主动请缨,杨坚很高兴,派高颎前去指挥。

 

到了前线之后,高颎命人架设浮桥,准备渡河作战。

 

尉迟惇在上游放火船企图烧掉浮桥,好在高颎早有准备,用土狗(土墩子)挡住了火焰。

 

而后,高颎率军渡河并且烧掉了浮桥。

 

没错,他也学韩信,玩背水一战,但是和其他大多数玩背水一战都输得很惨的人不同,高颎他赢了。】

 

...

 

“呵呵,就知道学朕的兵仙!”汉高祖刘邦冲韩信笑了一下。

 

韩信也尴尬的回了一笑。

 

...

 

【随后,大军来到了邺城,要和尉迟惇进行决战。

 

这一战,我感觉跟韩信的背水一战也有些类似。

 

韦孝宽率先出击,但是攻击受挫后,就准备后撤。

 

高颎找来其他将领商量了一下,准备先射那些观者,以此造成混乱,好趁势进攻。

 

说真的,我不是明白,观者是干嘛的?是看热闹的普通民众?还是在一旁列阵等待出击的士兵?又或者是观战的官员?

 

果然,那些观者被射了之后,顿时就纷纷躲避,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宇文忻趁机高呼叛军败了。

 

这一下,己方士气大振,叛军方更加混乱。

 

就这样,一场叛乱只用了68天就彻底平定。

 

当高颎回师之后,杨坚十分的开心,封其为柱国,县公,丞相府司马,并将御帐都赐给了高颎。

 

公元581年,杨坚废周建隋。

 

高颎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成为首相,又封渤海郡公。

 

但高颎懂得进退,主动辞官,并推荐苏威当首相。

 

隋文帝想要成全高颎的美名,答应了他,但是就过了几天,他又以推荐人才应该赏赐为由,让高颎官复原职,并且担任左卫大将军。

 

朝堂北边有一棵大树,高颎平时就喜欢坐在这里办公,宫里的主事想要砍掉这棵树,隋文帝特别交代,不准砍,高颎喜欢。

 

隋文帝对高颎的信任是可见一斑。

 

自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打算修订律法,这事就是由高颎主持,他以北齐的律法为原型进行了修改,废除了很多残忍的刑罚手段。

 

公元582年,因为长安城长期遭到战乱的冲击,已经破败不堪,隋文帝命高颎,苏威主持在旁边修建了大兴城,成为隋朝的都城。大兴城的很多规划和建筑都是由高颎亲自决定的。

 

其他还有行政啊,官制啊等等,绝大部分的隋朝的新制度,都是由高颎主持制定的。

 

端的是上马安邦,下马定国,文武全才,被誉为隋朝开国九大功臣之首。

 

也是这一年,南陈宣帝陈顼去世,隋朝将相都想要趁机灭掉南陈,完成天下一统。

 

但高颎认为此时隋朝也是刚刚建立,加上北边突厥越发的猖獗,边关压力很大,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轻易去攻打南陈。

 

隋文帝采用了高颎的建议,召回了高颎并派人前去南陈吊唁。】

 

...

 

“这人看起来不错,朕看多半是那个什么兆古一帝杀的吧。”刘邦点评道。

 

“想必定然是这样!”张良等人跟着应和。

 

...

 

汉武帝时空。

 

“这高颎是大才吗?这正是我大汉需要的啊,既然上了这个名单,那你们可得帮朕想想,朕一定要招揽他。”

 

...

 

【到了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萧岩背叛隋朝,隋文帝命令高颎前去招抚。

 

到了十一月,隋文帝杨坚向众臣询问如何灭了南陈。

 

高颎给隋文帝也上书提了建议。

 

根据江北江南水稻收获时间的不同,派一支军队过去,扬言要攻打南陈,让南陈那边无法安心收割水稻。

 

等他们派兵来防守了,又让隋朝士兵卸甲,假装又不打了。

 

等他们去收割粮草的时候,又假装要干他们。

 

如此反复来几次,南陈不仅会被折腾得很难受,而且到了真要动手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不当回事。

 

同时,南方多用茅草建设房屋,粮食存在地窖里,可以派人偷偷潜入江南地区去放火烧他们的房屋,等他们重新建设好之后,又继续去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