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陈朱大战(第2页)

 

...

 

晋朝。晋武帝司马炎不满道:“朕也是开国皇帝,我大晋也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没有朕? ”

 

然后,下一刻,他就后悔了!

 

因为他也被弄上了天幕。

 

顿时,各大时空的许多皇帝都大笑了起来,特别是魏武帝曹操。

 

“你算什么东西,也配跟他们比,你不过就是躺在那,那啥虫,对寄生虫司马老贼的功劳簿上捡便宜的虫子罢了!”

 

...

 

看到那么多嘲讽他的人,晋武帝司马炎双眼一瞪,气得当场晕倒!

 

...

 

【有人说,朱元璋背叛了自已的阶级,他本是农民阶级,领着的也是农民义军,最终却转变成了地主阶级。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只能说,那有什么办法呢?

 

历史是有局限性的,看历史也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看。

 

按照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思想背景,要是啥也不管不顾,就一味的将地主阶级打死,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已也死了。

 

那还谈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呢?

 

就像伟人说的,斗争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我们不是还常有一句话嘛,叫做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适当让步。

 

就假如是一个拥有现代知识的穿越者到了朱元璋那个时代,成为了朱元璋,那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我想最多也不过是在天下平定之后,再逐步进行改革,削弱地主阶级罢了。

 

扯远了,关于类似的问题,咱们的视频里也多次提到过了,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

 

“什么啊?怎么就不细说了啊?说历史有啥用啊,这才是最重要的救济斯民的方法啊,为什么不说了啊?”

 

汉灵帝时空,张角急得抓耳捞腮。

 

...

 

“晕死,怎么又不说了?每次都这样,简直就是隔靴搔痒!那博主,你是不是不懂,所以才不说的啊?”

 

黄巢也是十分的着急!

 

...

 

“又是这样,又不说了!”洪秀全垮了脸。

 

...

 

“其实可以再多说说的!”明太祖朱元璋淡淡的轻叹了一下。

 

...

 

明成祖朱棣时空,朱棣看了看朱高炽道:“要是还有穿越机会,朕倒是可以给父皇送几本书!”

 

...

 

【接下来,咱们简单过一下后面的大战。

 

1360年,这是很重要的一年。

 

去年,陈友谅打朱元璋,中反间计,杀了赵普胜。

 

今年,陈友谅又来了,并攻下了朱元璋的池州。

 

但随后,徐达和常遇春就抢回了池州。

 

然而这个时候,常遇春的老毛病犯了--那就是杀俘。

 

当时,朱军俘虏了陈军三千多人,常遇春就对徐达说,这些人都是劲敌,要是不杀肯定后患无穷,要是报告给了主公,主公肯定不让杀。

 

于是,常遇春果断的将这三千人给坑杀了。

 

这下,陈友谅也是大怒,立马帅大军绕过池州,直扑太平。

 

太平被攻陷,大将花云战死!

 

而后,陈友谅一路直扑采石矶,并杀了徐寿辉,自立陈汉。

 

同时,陈友谅还联系张士诚,一起夹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地盘。

 

这可把朱元璋吓了一跳,赶忙召集所有人商议。

 

当时天完占据的地盘几乎是朱元璋的四倍,实力远超了朱元璋。

 

而且陈友谅的水师非常强大,朱元璋的船和对方的比,那就是小舟!

 

大家吵做一团,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逃跑,唯有刚刚被朱元璋征召过来的刘伯温一言不发。

 

朱元璋便询问刘伯温。

 

刘伯温一开口就说将那些喊投降,喊逃跑的全都砍了,然后集中力量对抗陈友谅。

 

刘伯温认为,陈友谅杀害主公,导致人心惶惶,常年收刮百姓,导致辖区的百姓十分的疲惫,而他自已又十分的骄纵,必败无疑。

 

因此,刘伯温建议派胡大海直击广信府(江西上饶)截断陈友谅后路,又让康茂才写信假装投降陈友谅,作为内应,勾引陈友谅过来。

 

至于张士诚,他没有鲸吞天下的雄心,就想着偏安一隅,最多就是做做样子,等朱元璋和陈友谅先拼呢。所以防备着就行,不用考虑他会来打。

 

就这样,陈友谅十分的自信,然后就带着水师跑到了龙湾江东桥,本来康茂才说这里是木桥,随便就能摧毁,到了这里他才发现,居然是一座石桥,根本过不去!

 

陈友谅大惊失色,急忙想要退兵,天上又开始下雨了。

 

朱元璋的各路大军纷纷举旗,猛攻陈友谅立的营寨,陈友谅率军赶回,冯国胜、常遇春、徐达、张德胜、朱虎等等,纷纷出动。

 

虽然陈友谅的实力远强于朱元璋,但在这龙湾之上,双方的兵力差不多,而且因为水道狭窄,陈友谅根本摆不开阵势,很快就被朱元璋打懵了。

 

这时候,陈友谅急忙想走,但恰好碰到退潮,很多陈军的船都直接搁浅了。

 

最终,陈友谅不得不乘坐小船逃走,留下的数百艘船全都被朱元璋缴获。

 

但是,接下来,张德胜追击陈友谅到慈湖,再次大败陈友谅,烧了他很多战船。

 

好不容易陈友谅逃出生天,冯国胜的五翼军又在采石矶追上了他,陈友谅再次被暴打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