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大顺败亡

【所以,在南明朝廷是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建议,基本上就没任何可能实现。现在,再说回李自成这边,十月初,太原被拿下。

十月下旬,清军分两路,

一路由多尔衮的同母大哥、最后被顺治帝幽禁八年后赐死的英亲王阿济格带着大汉奸吴三桂、尚可喜等人,从大同到榆林,然后南下进攻西安。

一路由多铎多铎带着汉奸孔有德、耿仲明等人,从河南怀庆向西进攻潼关。

李自成闻讯,急忙前往增援潼关。

...

在山东江淮地区,十一月,清军总兵夏成德进入宿迁,准备攻取南明地盘。

史可法急忙率大军北上迎敌。

夏成德见状又转攻邳州(江苏徐州邳州市)。

邳州守将顽强抵抗,刘肇基、李栖凤急忙前往支援,在城外扎营和清军对峙。

因为此时清朝的主要目标是陕西李自成,所以夏成德这边也没有硬来,双方一边对峙,一边各干各的。

明军在抓紧时间收集物资粮草,清军则到处宣传他们是南明的朋友,希望能占据城池,一起对付贼寇(顺军)

最终,双方对峙了半个月之后,夏成德就撤回了济宁,并谎报战功,说自已杀了六千多南明军!

...

十二月,潼关这边,刘宗敏出战清军,不利!

1645年,正月,刘芳亮出战,不利!

李自成出战,失败!

两次袭营,失败!

不久,清军运来了红衣大炮,潼关失陷!

此时,阿济格也已经从榆林南下。

李自成见陕西大势已去,便觉得放弃西安撤回襄阳。】

...

崇祯时空,盛京,阿济格冷冷一笑,道:“好啊,赐死我?”

皇太极皱了皱眉头,道:“好了,这都是没有发生的事情,你纠结这些干什么?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才能活下去!”

阿济格见状,又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南方,李自成难以置信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完全打不过建奴,这不可能!那李定国不就是几次打爆了建奴吗?为什么我一直在失败?”

...

【在潼关之战期间,南明史可法也已经意识到等李自成败亡之后,清军多半要攻打南明。

但他却依旧没有意识到异族清军才是将来的大敌,顺军才是可能结盟的同族盟友。

他还是天真的希望能够出兵西进,与清军联合攻灭大顺,到时候也能靠着这出了一点力的苦劳去和清军和谈,争取更多利益。

结果,他这一厢情愿的想法,遭到了清军的断然拒绝。

但是,史可法还是派遣高杰北伐,当然他这个北伐不是去打清军,而是趁机收复河南一些还在顺军旗下的地盘,进而西进,配合清军攻打顺军。

因为李自成的主力都已经在潼关和清军大战了,因此高杰比较轻松的就收回了归德、开封、洛阳三地。

当时,因为黄河发大水,所以河南总兵许定国驻扎在睢州。

高杰得知许定国已经秘密投降了清朝,将儿子悄悄送给了清朝做人质,所以他担心许定国带着兵马投靠满清,壮大满清的兵力。

于是,高杰就想着利用自已大军压境的威势,迫使许定国放弃兵权,吞并他的队伍。

许定国担心打不过高杰,不停的向主子多铎求援,但多铎根本就懒得鸟他这条狗。

于是,许定国就假装邀请高杰进城吃饭,河南巡抚越其杰提醒高杰不要去,很危险。

但高杰刚愎自用,自信的很,不听,带着七八百人就进了城。

结果,许定国安排了一堆妓女,把个高杰和一众随从给弄得是晕头转向,醉得不省人事!

等到了半夜,就突然发难,将高杰给杀了!

高杰蹬腿的消息传出城后,第二天,其手下兵马就攻入城中,不论军民,一概大肆屠杀。

许定国则是率部逃出,过河投降了清朝。

随后,高杰所部因为失去了主将,乱做一团,分成了好几个派系,学起了猪八戒一样,想要分得更多兵力,地盘,权力等等。

之前就和高杰爆发过严重冲突的黄得功也想要趁机吃掉高杰的队伍,导致形势更加紧张。

于是,史可法急忙前去解围,将高杰的儿子立为世子,将高杰外甥任命为提督!

高杰的妻子觉得自已儿子太小,怕压不住其他的将领,便提议让他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

但是史可法觉得高家是贼寇(义军)出身,就给拒绝了,然后让高杰的儿子认了宦官高起潜为义父。

什么叫迂腐?这就叫迂腐!

当时高杰虽然死了,但是其队伍没有什么损伤,若是史可法能够接受,就能拉近和高部的关系,凭借着他内阁大臣,兵部尚书,督师的官位再加上高杰之子的义父的名号,肯定能够更好的统领高部军队。

当然,这或许也不能完全怪史可法迂腐。

虽然他在朝廷的官位很高,但是朝廷里跟他斗的人也不少,都想趁机把他搞下去呢。

同时,南明还好的不学,学抗宋第一名将赵构当初安排刘光世的刘家军一样,不派岳飞去接收,派别人,结果把刘家军搞垮了!

南明也是派了另外一个人过来想要接收高部,结果高部的将领都懒得鸟他的。·

当时,其实最适合统领高部的,就是史可法了。

因为高杰虽然很嚣张跋扈,但最终还是被史可法以家国大义给劝服了,因此高部的人,还是愿意听史可法的。

虽说史可法的军事能力并不咋样!但也总比四分五裂要好!

这次事件,史称“睢州之变”。

这件事,对南明影响极大,事情发生之后,史可法原本定下的“联虏平寇”以及占据河南建立黄河防线的计划彻底破产。

史可法面对这样的情况,仓皇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干脆就退守了扬州。

他的幕僚,当时沛县的非常知名的文人阎尔梅曾说:

“劝他复山东,不听,劝他复河南,不听,劝他留在徐州观望,还不听。”

扬州城破,被清军屠城之后,阎尔梅写了一首诗感伤,其中也依旧是在说史可法错误的退守扬州的计划!

其实,当时清军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兵力并不多。

多铎当时也就一万人左右,而许定国带过去了三四万人!

倘若当时就趁着清军正在和顺军大战的时候,出兵攻打清军,结果怎么样也说不定呢。

因此,现在很多网友说到史可法的时候,一般都是一句话。

“他也就只剩个气节了!”】

...

“可恶,这都什么人啊?一个个的怎么都这么蠢,眼睛都只能看到三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