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清朝农民起义(第2页)

只不过,他心里面却是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不满,看来,得想办法阻挠玄烨继位了,不然自已没好下场了。

...

崇祯时空,盛京城,多尔衮眼神不善的看向了鳌拜。

鳌拜深深的低头。

皇太极则是瞟了一眼多尔衮,什么也没说。

...

【164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不幸中箭,身受重伤。

临死前,张献忠留下遗言“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他的这份遗言,让满清朝廷大惊失色,也成了后来顺治帝的心病!

因为后来的大西军确实是扛起了对抗满清的大旗,还曾差点打得满清想要划江而治,只可惜的是南明的内斗让一片大好的形势瞬间崩塌。

此后,张献忠的四大义子归顺了南明,这些事情,在之前介绍李定国之时已经大致说了,就不再赘述。

总之,在很长的时间里,张献忠都一直被说成是一个夸张到了极致的屠夫,受尽了不该属于他的污蔑。

直到新华夏建立之后,学者们才逐渐从各种史料中开始寻找真相,为张献忠的恶名进行澄清。

公元2010年,在一场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达成一致认可,评价张献忠为:

“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英勇的带领着苦难百姓反抗明朝封建统治,

同时又是一个奋起抗击满清入侵的爱国将领,

其丰功伟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

“啊,这...过头了,过头了,哈哈哈,咱也没有这么好啊,过了,过了!”

崇祯时空,张献忠不停的抓自已的头发,那刚毅沧桑的脸已经红得像那关羽了。

“恭喜义父,贺喜义父!”

李定国等三个义子无比兴奋的向张献忠道贺。

江南地区,李自成有些不悦道:“我呢?那我呢?”

京城,崇祯帝的表情很精彩,因为这个评价,让他很难评价。

...

“吹牛,就是一个失败者而已,就一战就被我大清打败了,还杰出的军事家,呵呵。

圣祖皇爷爷擒鳌拜,灭三藩,败葛尔丹,收海岛,丰功伟绩,冠绝古今,也就只有朕的十...”

清朝,乾隆帝忍不住嘲讽起来,只是他话说了一半,却是突然停了下来。

主要是他想到了这要是说出来肯定又要被嘲讽了。

...

雍正时空,雍正帝不由得捂住了眼睛,道:“你又在说什么?虽然你的前半句说得很对,但是你能不能别提你那劳什子的十全武功?”

...

“哈哈哈,十什么?怎么不说了?知子莫若父,看来,还是你爹了解你!”

汉高祖刘邦哈哈大笑道。

...

“这打油诗人当真是,都已经被嘲讽这么多次了,怎么就不涨点记性呢?怎么就这么喜欢吹捧自已呢?”

赵匡胤呵呵一笑。

...

“十全武功,呵呵,等着,没几个月,本王给你来个十面埋伏!”

乾隆时空的韩信冷哼了一声。

项羽也是呵呵一笑道:“那本王就给他来个一枪挑飞!”

刘邦哈哈笑道:“别啊,还是要抓活得,我也想揪住他的鼠尾辫来个横扫千军!”

...

“可恶,混账!...”

乾隆帝看着项羽刘邦韩信的画面,瞬间被气的晕了过去。

...

【到1661年,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杀死,南明覆灭。

而后,在大陆上,虽然抗清起义依旧在继续不断的出现,但是实力比较强的,除了海岛上的郑功成之外,在大陆上,就只剩下了夔东十三家了。

1662年,清朝康熙元年,清廷派四川总督李国英统领陕西、河南,湖广三省兵马围剿夔东十三家。

至于四川总督为什么不带四川的兵马呢?

想来大家都是知道原因的。

夔东十三家奋起反抗,但是此时的清朝已经基本平定了天下。

因此在满清的三面重兵之下,夔东十三家的勇士们虽然十分的坚强,但却是逐步败退,难以回天。

最终,在1664年,夔东十三家最后一支反清队伍,李来亨被十万清军包围于茅麓山(湖北兴山县)。

弹尽粮绝之后,李来亨将财物全部分给了将士,下令他们各自突围而去。

随后李来亨举家自焚殉国!

自此,从1627年到1664年,历时37年的明末农民大起义,20年的抗清起义彻底失败!

此外,其他夔东十三家义军的结局如下:

1659年,东安伯谭文拒不降清,向其他义军通风报信,被弟弟潭弘、谭诣杀死于舟上。

1662年,贺珍病死于大宁。

1663年,冬,刘体纯在巫山天池寨力战清军,兵败后退到长寿,自缢殉国!其全家跟随,永不降清!

郝摇旗,袁宗第被俘虏,不屈就义!

...】

...

“哎!”

朱元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

崇祯帝狠狠的一拳砸桌子上,道:“朕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

“可惜啊,这是我汉家的灾难啊!”汉高祖刘邦也是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