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远意 作品

第9章 夫妻争夺阵地

肖有财一对灯笼眼红的要出血,感觉要疯了:

 “吔?你咋不学了?”

 小灯笼有些害怕,跟着一句:

 “吔?你咋不学了?”

 肖有财无可奈何,一屁股瘫地上。双手捂脸,痛苦、不甘、无奈和疲惫等感觉涌上心头……。

 小灯笼眼看这情景,真怕了。不失时机的嗫嚅:

 “我,我是斯人?”

 肖有财惊喜的抹把脸,笑道:

 “哎,这就对了嘛。记住,斯人者,肖秉义也。”

 他看儿子开窍,趁热打铁。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灯笼眼懵懂的问:“什么梦想?我不懂。”

 肖有财答:“梦想就是……就是……就是你睡觉时想什么。”

 小灯笼眼兴奋起来,l两个灯笼愈发的亮:

 “我睡觉时,想吃老拐家甜烧饼。”

 肖有财轻骂一句:“没出息,就想着吃。我是问你长大想干什么?”

 小灯笼眼想了一下,回答铿锵有力:“我长大后,一定要买一稻萝烧饼,吃个够。”

 肖有财闭上眼,摇摇头,拿出一个烧饼诱导:

 “告诉爸,你除了吃烧饼,还想干什么?”

 小灯笼眼抢过烧饼,先咬一口,边嚼边答:

 “吃饱了睡觉,醒了再吃。”

 肖有财气的七窍生烟,骂道:“混账东西,一天到晚就晓得吃……。”

 他不得不耐下心来,连续多日,不厌其烦,终将儿子慢慢诱上路子。

 他还不放心,隔三差五帮儿子复习巩固。

 这一天,他又提问。

 “秉义,请听题。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是啥意思?”

 小灯笼眼骨碌几下,应道:

 “老天要将天大的事,交给你儿子完成。”

 肖有财微微点头:

 “嗯,不错。你要记好,肖家子孙必须成大事,才能对得起祖宗。”

 “噢,晓得了。”

 小灯笼眼以为能结束了,伸手要烧饼。

 肖有财掏出烧饼攥手里,却没给他。问题越来越深奥:

 “请听题,知道什么叫大事吗?”

 小灯笼眼抓抓头,不太肯定的回答:

 “好像是当‘神探’。要当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肖有财拍拍儿子小肩膀:

 “对对对,要当的空前绝后,起码是东方第一神探。”

 “噢,晓得了。爸,神探是什么东西呀?”

 小灯笼眼接过烧饼,茫然的问。

 肖有财被问住了,结结巴巴:

 “神,神探嘛,神探不是东西。是人。”

 “那您和妈都是神探吗?”

 小灯笼眼认真的问。

 肖有财本想自认神探,又想不能降了神探标准:

 “你爸目前还不是神探。但也快了。”

 “噢,爸,你和妈现在还不是人?”

 小灯笼眼仍很认真。

 肖有财发觉被儿子逼到墙角了,准备突围:

 “怎么说话呢?你爸妈本来就是人啊。”

 “噢,晓得了,我爸妈早就是神探了。我要当神探。”

 小灯笼眼拍着小手,蹦蹦跳跳欢呼道。

 肖有财呆那儿,心酸流泪。这一天,肖秉义刚过三岁生日。

 从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被父亲硬生生烙上斯人的印记。

 以致后来在小学期间,常为叫什么,是什么人,发生混淆,被同学耻笑。

 漂亮的爱国华侨女张校长,回家乡办了小学堂。准备教育救国,从娃娃抓起。

 小学堂开办那一年,肖秉义已十岁。与同龄人相比,他已学富五车,胸藏锦绣。

 杨玲看不上老古板私塾先生,又不忍心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

 同时为帮父亲了却心愿,将精力倾注儿子身上。

 儿子五岁,她在家给儿子启蒙。与邻家相比,启蒙算早的了。

 她先问儿子兴趣:“儿子,长大准备干什么?”

 儿子回答相当简练:“当神探。”

 杨玲一惊,问:“当神探干什么?”

 儿子回答:“干大事,扬名立万,光宗耀祖,振兴肖家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