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远意 作品

第327章 她没问题(第2页)

 

他接下来,去查陆萍的档案。

 

肖秉义查了陆萍档案,档案显示:

 

1947年5月前,她确实叫路萍。同年6月改为陆萍。

 

注意她父母名字,父亲姓路,母亲姓陆。他点点头,由父姓改母姓也正常。再看她履历:

 

1945年前,学生,直至南京女子文理学院毕业。证明人,戚本楷。

 

1946年,任南京翠屏山小学教员。证明人,戚本楷。

 

同年8月,任母校图书管理员,至1947年6月。证明人,戚本楷。

 

1947年7月,去上海从事地下活动。任某区区委地下交通员。证明人,张清明。

 

1948年11月,回南京继续参加地下活动。任南区地下区委行动队员。证明人,邵长景。

 

1949年4月23日至现在,南京南区军管会、市公安局侦察员。证明人,张清明、刘杰。

 

肖秉义看填表日期为1949年4月28日。

 

他目光落在陆萍去上海某区任地下交通员这一栏。而且,证明人是张清明。

 

他本因戚本楷案件,对张清明有怀疑。再次见到他名字,微微一怔。

 

他盯着证明人这一栏,匪夷所思。她在上海活动,张清明身在南京,如何给她证明?

 

他考虑,如果直接去找张清明,问陆萍的问题。张清明肯定会告知陆萍。

 

他想起陆萍那副脸,微微摇头。不能找,现在仅是怀疑,这一找,会暴露意图。

 

他像猎人发现了猎物踪迹,抑制不住的兴奋。却又担心,暴露意图带来的后果。

 

去找刘杰局长走程序?他想起上次提及张清明,被他尅了一顿,又摇头。

 

刘局一旦得知,他暗中调查张副区长,肯定又要大发雷霆,被他尅一头的包。

 

弄不好,还要牵连朱局长。如果陆萍再来责问,就无法应对了。

 

他坐公园椅子上,看着玄武湖平静的湖面,心里却不平静。烟一根,接着一根。

 

他凝神思考一会,扔掉烟蒂。步履生风,又去找钟正荣。

 

钟正荣听他提及陆萍,沉默一会,点点头说:

 

“你知道我最欣赏你什么吗?”

 

他看肖秉义木讷的眼神,笑道:

 

“从微小的细节,敢于怀疑。老实说,我对你怀疑陆萍,也吃一惊。你能告诉,你怎么会怀疑到她头上的呢?”

 

肖秉义只好实话实说:

 

“叶小雪临死前提示我,查一下南京女子文理学院图书管理员,有没有被捕过。说图书管理员曾暗中给她孟良崮大捷简报。褚鹰因帮了她,跟她索要情报,她只提示了一下。”

 

钟正荣微笑的脸,立刻变了色,起身一拍桌子:

 

“不好,你赶快查清楚,她有没有被捕叛变。如果属实,可能涉及邱立群案件。”

 

肖秉义摇头叹苦道:

 

“怎么查?能否请钟老板指点一下?”

 

钟正荣坐下,思索一会说:

 

“这样吧,你现在主要怀疑她去上海这段时间,我来联系上海社会部的同行,按照她所填情况,核实一下。”

 

他看肖秉义沉默,拿起电话说:

 

“既然有怀疑,就不能回避,我出面问,要好一些。”

 

肖秉义想问,钟正荣摆摆手,开始通话:

 

“喂,张副区长,忙吧?不忙?那行,我就直说了。社会部想充实一些年轻人。我看了陆萍同志档案,想跟核实一下,不知可否?”

 

他听对方同意,便问:

 

“陆萍同志1947年7月去了上海,一直到1948年11月才回南京。她档案上填的证明人是你,你知道情况吗?”

 

肖秉义看他紧握着电话,不时的点点头,心里开始紧张了。

 

他感觉此刻的紧张,好像小时候套麻雀的那种紧张。

 

小时候,撑好箩筐,在筐下撒点米。只要麻雀吃米,一拽线,即被盖住了。

 

他正沉浸在童趣遐想中,钟正荣已放下电话,严肃的说:

 

“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