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言碎语 作品

第651章 西伯侯不容易啊!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非常适用的。 起初姬昌对于姜尚的这个政令还不是很理解,毕竟收到时代的局限,就算察觉到交通的重要性,但相较之下,付出与收获目前是完全不成正比的。

 可随着将渭水支流穿过西岐全境,再加上黄河也在西岐境内有分支,在水族的帮助下,面对那一艘又一艘满载货物的木船,虽然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可这到手的物资显然没有送出去的道理。

 当然,西岐也不是没有能人,哪怕受限于时代,西岐上大夫散宜生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潜藏于西岐新政之下的风险。

 眼下西岐民生虽然在快速恢复,可无论粮食还是兵刃都依赖于外部势力,这短时间内倒还好说,可若是长时间不事生产,只要断供三月,西岐只怕就会面临饿殍遍地的局面。

 为此,上大夫散宜生也是当众进谏,认为西岐目前的生产模式很有问题,运河只能影响一时,因为无法抛弃水族相助之便利确实可以继续搞下去,但这西岐境内的棉花肯定是不能再种了,还有那个李塘商号,若是任其做大,恐会在西岐生出祸端。

 作为文王四友之一,姬昌对于散宜生的话自然十分重视,但现在西岐内政都是老姜在搞,人家姜丞相自带干粮的来相助西岐不说还为西岐在汜水关战死一次。

 眼下这才执政月余,你现在就跳出来反对,是不是有点太不通情理了?

 作为殷商时代的贵族,姬昌颇有贤名比较重视农事确实不假,但说到底,姬昌在乎的还是他姬家的地位罢了。

 无论西岐的平民还是奴隶,对于他老姬家来说于猪狗也没多大区别,若是你颇有贤名,老头确实能拉下身段将你奉为座上之宾,可放眼西岐文武,哪一个不是贵族圈层出身?

 眼下李塘商号带来的充沛物资一下就让众人的生活品质上升了不少,这才享受没两天你就跳出来抵制对方,若是真将对方惹恼了,充沛的物资没有了不说这些东西难道就不会出现在殷商的阵营当中嘛?

 姬昌也不是什么傻子,被散宜生这么一提,老头其实也多少有点反应过来了,但说归说,身为西岐的掌权者,姬昌考虑的方面明显要比散宜生更广。

 何况西岐的国力现在正在姜尚的新政之下逐渐恢复,反正被闻仲打死过一次之后,你姜子牙也算是和西岐彻底绑定到一起了。

 这事既然是你姜子牙惹出来的,那就还是交给丞相解决吧。

 姬昌没有第一时间下场选择将问题抛给姜尚,而面对散宜生的质疑,见惯了东部的繁华,本就不想来西岐的姜子牙自然也没什么好脾气。

 “上大夫不识天数,倒是本相之过,而今西岐举旗讨贼,是以天下苍生为主,而今新政有助西岐快速恢复国力以征昏聩之君,上大夫只见一时隐患觉得新政有失偏颇,倘若无新政助我西岐复原,他日殷商兵锋一至,纵使我西岐拥兵数万,不能东出汜水,这举旗讨贼岂非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