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挥毫绘红尘 作品

第421章 挖渠 购粮(第2页)

 

练九安点点头,说:“马大人,我这就去安排招募工人和采购物资的事情。”

 

 ………

 

第二天,工部右侍郎马峻怀揣着精心制定的泄洪渠建设方案,快马加鞭赶回了扬州府衙。

 

此时,扬州府衙内气氛略显凝重,林如海、锦衣卫南镇抚使周鸿已早早等候在此,而江南大营虎威将军尉迟迥也刚刚赶到。

 

马峻一进府衙大堂,便向众人行了礼,然后急切地说道:“各位大人,此次前往镇江城附近勘测地形,

 

我已与练九安等人确定了泄洪渠的建设方案。”说着,他将手中的方案呈递给林如海。

 

马峻字原宽。

 

林如海接过方案,仔细地翻阅起来,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看完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原宽贤弟,你此次勘测甚是用心,此方案考虑周全,

 

既能有效泄洪,又将对百姓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只是这工程量巨大,需多方协作才能完成。”

 

周鸿双手抱臂,走上前看了看方案,点头说道:“原宽兄的方案可行。

 

如今洪水泛滥,百姓受灾严重,若能尽快建成泄洪渠,定能缓解灾情。

 

我那三万锦衣卫,可负责运输物资以及传递消息,确保工程的信息畅通。”

 

就在这时,尉迟迥洪亮的声音响起:“周大人说得是。我刚从江南大营赶来,深知洪水之害。

 

我愿带领江南大营的十万大军参与修建泄洪渠,为百姓出一份力。”尉迟迥身材魁梧,一脸刚毅,话语中充满了豪情。

 

马峻听了众人的表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接着说道:“有各位大人的支持,这泄洪渠定能早日建成。

 

此次泄洪渠起点选在镇江城附近的一处江湾,那里水流相对平缓,便于开挖。

 

然后通过在树林中开辟通道和沿着小路铺设渠道的方式,将泄洪渠延伸至大运河附近的洼地。

 

在泄洪渠与大运河之间设置一个水闸,可控制水流。

 

同时,为防止渠道坍塌,还计划在两侧砌筑护坡和护底,并种植树木草皮。”

 

林如海微微点头,说道:“此方案甚好。只是这工程浩大,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百姓受灾,生活艰难,需给予一定的补偿和支持。”

 

户部的宁向贤一直静静地听着,此时他开口道:“林大人放心,我会负责购买粮食,组织百姓参与修渠。

 

让百姓在出力的同时,也能解决温饱问题。”

 

众人又围绕着方案的细节展开了讨论。

 

有人提出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地质问题,马峻详细地解答道:“我们在勘测时已对地质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

 

对于可能出现的软土地基等问题,会采用加固措施,确保渠道的稳固。”

 

尉迟迥摸着下巴,思考片刻后说:“我那十万大军纪律严明,施工经验也较为丰富。

 

但在施工过程中,还需与百姓和其他队伍密切配合。马大人,你有何具体的指挥安排?”

 

马峻胸有成竹地说:“将军放心。我与练九安等熟悉挖渠的工匠会全程指挥修渠事宜。

 

在施工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任务和工种,合理分配人员。大军可负责一些重体力的挖掘和搬运工作,百姓则可参与一些相对轻松的辅助工作,如运送材料等。”

 

周鸿也补充道:“我那三万锦衣卫会随时听从调遣,确保物资运输及时,消息传递准确。一旦有突发情况,能迅速传达并做出应对。”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

 

林如海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说:“此次修建泄洪渠,关系到江南百姓的安危和福祉。

 

各位务必齐心协力,各司其职。

 

尉迟将军,就由你负责分配江南大营的十万大军参与修建;马峻、练九安等人负责具体的修渠指挥工作;

 

我和宁向贤负责购买粮食,组织百姓;周鸿的三万锦衣卫负责运输及消息传递。”

 

众人纷纷领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马峻看着众人,心中充满了信心,他说道:“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泄洪渠定能早日建成,让江南百姓早日摆脱洪水的威胁。”

 

随后,众人便开始各自行动起来。尉迟迥快马返回江南大营,安排大军的调动和部署;

 

马峻和练九安着手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林如海和宁向贤则前往市场采购粮食,张贴告示招募百姓;周鸿也迅速安排锦衣卫做好运输和消息传递的准备工作。

 

扬州府衙外,阳光洒在大地上,仿佛预示着这场与洪水的较量即将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