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126章 本土保护主义(第2页)

 那一天,也将是星海代工赚钱的时候。 

 “小池桑,你说,我们派谁去美国成立分公司,才能拉到更多的订单?。” 

 “美国那边,不太可能吧?” 

 这一时期,以英特尔为首的半导体公司正在疯狂针对日本半导体巨头,根本不可能将订单交给竞争对手。 

 “大巨头自然不可能,但小的芯片设计公司呢?” 

 小公司基本有奶便是娘,只要你的价格便宜,别说是日本公司,就算是苏联生产的也无所谓。 

 现在日美贸易战这么严重,美国人不还是拼命进口日本车。 

 当然,这要求晶圆代工厂有一定的知名度才行。 

 前世台积电很早就在美国成立分公司,但却迟迟无法赢得订单,就是因为公司早期知名度不足,无法赢得芯片设计公司信任。 

 星海代工不会存在这个问题,有日本半导体巨头背书,很容易得到芯片设计公司认可。 

 “中小芯片公司,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还能帮我们精进代工能力。” 

 中小型芯片设计公司的订单繁杂稀少,非常考验星海代工的制程能力,弄不好就要赔本。 

 不过这样做也有非常多的好处。 

 第一,星海代工吸引的芯片企业越多,面对的困难就会越多,芯片代工能力也就越强。 

 第二,个别脱颖而出的芯片设计公司,会为星海代工提供巨量订单。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英伟达。 

 英伟达在21世纪发展壮大后,虽然可以自己建厂,也可以将订单交给别的晶圆厂,但却依然选择台积电。 

 理由很简单, 

 台积电的技术已经融入到英伟达的基因深处。 

 英伟达无论是自己建厂还是寻找其余代工厂,都无法达到台积电的效果。 

 竹下雅人不求公司能孵化出英伟达,就算孵化出金士顿,都非常的nice。 

 “嗯,我认为板桥大吾桑不错。社长你觉得可以吗?” 

 “没问题,那就板桥桑吧。” 

 竹下雅人对板桥大吾一点都不熟悉,但秉承着用人不疑的想法,果断答应了小池淳义的提议。 

 一个美国分公司而已,就算遇人不淑,也根本无所谓。 

 晶圆代工的大潮需要等到90年代,现在的一切都只是打基础。 

 “谢谢社长,我……” 

 小池淳义很感动,发誓一定要将晶圆代工这一行做好,从而对得起竹下雅人这份信任。 

 “小事而已,经营好晶圆厂最为重要。” 

 竹下雅人笑着摆摆手,打断了青年可能的表忠心。 

 他提拔小池淳义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才能,而不是其它乱七八糟的。 

 当然,青年的早稻田出身同样很重要。 

 如果是别的大学毕业生,必然不会一步到位的,直接提拔到副社长一职。 

 “社长放心,我一定会将公司发展成全球巨头。以后全世界的半导体设计公司,都会找我们生产订单。” 

 “嗯,我相信你的能力。” 

 竹下雅人同样有这份自信,星海代工不输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