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股东大会(第2页)
如果不是田中角荣顶着美国压力谴责以色列,国家甚至有破产的可能。
既然短期大幅度降息加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日本很自然的认为,这一招在现在同样管用。
可惜,时代变了。
80年代日本开始所谓的自由化改革,主银行制度下的窗口指导已经失去意义。
日本大企业通过市场融资的钱,要远远超过通过银行融到的钱。
股市不再向70年代那样坚实,而是左脚踩右脚式的攀升。
这时候突然大幅度加息,企业无法在市场融到钱,很多公司开始出现经营性风险。
尤其是金融业,这种现象最严重。
很多金融公司亏损严重,甚至有破产危机。
当然,因为房地产的坚挺。
金融公司现在还可以歌舞升平的狂欢。
但很快,随着大藏省和日银对房地产的下手,市场就会出现连锁反应。
只能说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日本高层对经济认识不足。
没能意识到,影响最大的是股市问题。
如果日本可以一边打压房地产,一边维持股市的稳定。
日本绝对不会有后来的惨剧。
消费迅速由通货膨胀变通货紧缩,居民消费能力严重不振。
就算银行利息降到负数,大家也不再进行投资。
数位股东的认可,算是坚定了股民们的信心。
甚至有人想着,回去之后再买点松本制造股票。
一旦新饮料大获成功,松本制造的股价不仅可以重新涨回,估计还能抬升一部分。
那么自己在别家公司的亏损,岂不是可以赚回来了。
如果青年知道有股民出现这种想法,绝对哭笑不得。
只能说,全世界的股民,都有那种抄底抄在山腰上的情况。
不过松本制造其实也还好,股价就算跌的再惨,也就是跌到市值巅峰的三分之一
要论坑钱能力,还是日后的白头鹰厉害。
一场金融危机,银行的股价能跌到1美元以下。
搞得那些抄底抄在40美元、30美元、20美元的家伙。
瞠目结舌。
谁能想到,一家世界知名巨头银行,股价能跌的那么惨。
当然,如果你没有加杠杆,那么一切都好。
因
为这类公司的股票,很快就会回到正常位置。
聊完国内,竹下雅人又开始介绍起国外的发展情况。
“公司在申城合资的箱包厂,今年生产了1250万件玲珑行李箱。”
“预计明年,这一数字可以扩张到1500万规模。”
“这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在低端市场的占有率。”
松本制造的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太高,做到维持现状都很难。
所以竹下雅人也不说这个,大家不喜欢。
“此外,公司在泰国独资的箱包厂,也开始进行建设。”
“今年的产量有机会达到300万件。”
竹下雅人很信任当下的中国,但将大多数低端产线放在申城,终归不太合适。
尤其是这部分皮箱的市场就在东南亚,自然就近生产很合适。
不如付出一定代价早早完成交易。
吃到嘴里才是真。
“1%的交易佣金?”
四家投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那抹兴奋。
年前完成股票销售任务,就能多获得1000多万美元的利润。
对于四家投行来说,这钱基本等于白赚。
“没问题,我们山一证券可以接下。”
随后,高盛、大摩、野村证券也先后答应这一要求。
“对于在座的实力我还是非常认可的,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因为竹下雅人在交易方面的慷慨大方,几方很快敲定合同。
竹下雅人虽然对需要支付2.5%的佣金肉疼不已,但想到能顺利逃出泡沫危机,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时间拖到年后,价值52亿美元的股份,很容易变26亿,甚至是16亿。
股市在恐慌的环境下,必然形成踩踏事件。
港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股市低点的时候,公司市值经常降低到市盈率7倍以下水平。
也就是年利润10亿美元的大公司,市值也只有60多亿。
李超人为什么越来越有钱,就是靠着港股这种恐慌心理。
公司市值降低到市盈率10倍以下的时候,开始缓慢买入股票。
公司市值提高到20倍市盈率以上的时候,开始缓慢卖出股票。
一来一回,就可以赚取大量钱财。
当然,日股比港股成熟,公司市值一般不会恐慌的降低到市盈率7倍以下水平。
但降低到市盈率10倍左右水准,还是大概率发生的。
三井商社、三菱商社都有过类似情况,松本制造也很难例外。
估计公司市值会从现在的260亿美元,直接缩水到100亿美元水平。
合同顺利签订后,自然要举行宴会庆祝。
依旧是老地方,依旧是最奢华的配方。
“竹下会长,可以单独和您聊聊吗?”
宴会进行到一半,大家自由交谈的时候,保尔森走到竹下雅人身边。
“保尔森先生是吧。没问题,稍等片刻。”
青年先是欣然应下来,然后对自家副社长菊野晋次说:“你也去忙吧,可以多陪陪老朋友嘛。”
“会长,没必要这样。”
菊野晋次平静看了眼不远处正和吉野得郎聊些什么的山一证券代表,没有一点想要炫耀的心理。
他在星海投资已经获得想要的一切,干嘛要活在过去。
“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先失陪了。”
“嗯,会长您忙。”
两人来到一处附近没人的地方后,保尔森主动开口说:“麻烦竹下会长了。”
“小事。”青年爽朗的笑了笑,然后略微有些疑惑的问:“不知保尔森先生找我有什么事?如果我能办到,一定会帮忙。”
保尔森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用肯定的语气反问:“竹下会长卖出这么多股票,是准备投资美股吧。”
青年没想过能隐瞒到高盛,很干脆的点头承认。
“没错,我很看好美股的未来。尤其是半导体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