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421章

“还有就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医院需要的资金也在不断变多。”

 

“星海医院想要为更多民众带去良好的医疗服务,就必须建设更多的垂直类医院,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

 

竹下雅人给出的理由正确而精准,直接说服了田村正雄。

 

专门医院,确实很符合技术不断升级后的社会分工趋势。

 

毕竟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每一个环节需要的资金都是天量。

 

只有极个别医院,才能玩转所有项目。

 

大多数医院,哪怕是综合性医院都需要转型。转型成专门治疗癌症的医院,或者是治疗神经类疾病的医院。

 

星海医院公司当下在东京建设的医院,以及未来在全日本建设的医院,也会有很多在发展中进行专门化转型。

 

比如说位于港区的星海医院治疗癌症厉害,位于中央区的星海医院治疗心血管疾病厉害。

 

那么星海医院公司,就会将港区的心血管类医生,逐渐转移到中央区。中央区的癌症类医生,逐渐转移到港区。

 

如此一来,同类医生可以集中发展,进而大大增强医生的进步速度,提高医院在特定疾病的权威和话语权。

 

当然,这只是初步构想。

 

星海集团有钱,自然不会看着所有综合类医院没落。

 

火挑选几家作为综合类医院的代表发展,提高星海医院在日本和世界的排名。

 

有了排名,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户,继而进一步提高星海医院的技术能力。

 

毕竟手术这种东西,也是需要大量练习的。

 

为什么中国医生在很多通类手术上技术能力世界第一,不就是有大量病人可以练习吗?

 

为什么很多发达国家医院,喜欢将医生派往非洲等落后国家。慈善之余,同样有练习的小心思。

 

当然,这是双赢的结果。

 

如果没有这些医生,非洲那些患者只能等死,还不如让欧美医生进行治疗。

 

“嗯,等星海医院建成后,必须拿出一笔经费,在各大权威报纸打排名。”

 

排名这种东西听起来可笑,但真的非常有用。

 

最明显的就是学校排名,新加坡就靠这个吃尽红利。

 

一个南洋理工,一个新加坡国立,依靠花钱搞排名,竟然真的在某些人心中达成亚洲第一第二学府的地位。

 

甚至某些被称作报考权威人士的家伙,也深受其毒。

 

觉得在水木大学和新加坡国立之间,本科阶段就可以考虑新加坡国立。

 

这完全就是只看排名的屁话。

 

要知道新加坡一共才3万多名考上,而两所大学每年都在本地招1万多人。

 

也就是说你在中国有普通本科水平,那么你出生新加坡就大概率上这两所在报纸排名上可以在前两位的大学。

 

这样一所大学,怎么和中国的清北竞争。

 

还有人说什么,新加坡两所大学国际化搞得好,在国外比清北有优势。

 

这就更胡扯了。

 

别以为国外公司傻?

 

清北本科生的质量和新加坡两所大学本科生的质量,人家会不懂吗?

 

要知道美国科技行业,不知道有多少清北高校毕业生。

 

这些高校生产生的资源,碾压新加坡两所大学。

 

可以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清北的就业能力,都显著强于新加坡那两所高排名大学。

 

除了报纸排名,新加坡两所大学只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影响力强于清北。

 

但就算如此,依旧有很多国人觉得清北不行。

 

可见排名这种东西,还是能骗到很多人的。

 

星海医院必须追求这个,在日本、东南亚、中国营造出星海医院世界级医院的概念。

 

只有这样,医院未来才不会缺少病人。

 

当然,星海医院做排名的时候也不算欺骗。

 

因为他真的准备,在世界各地挖医疗大牛。

 

比如说,中国医生在某些疾病上天下无敌。

 

那么就以给医院捐设备,给医生高额补贴为代价,请这些医生过来交流学习。

 

这会是一次双方都赢麻了的合作。

 

中国医院获得了先进设备;中国医生获得巨额交流补贴;中国患者获得更专业设备的治疗。

 

日本这边,医生可以学到行业大牛的技术;患者可以得到更优质的治疗;医院可以收获更多的赞誉和声望。

 

只不过,这类合作需要中国高校和政府的支持。

 

竹下雅人觉得,以自己在中国的投资,以及自己对中国那茫茫多的捐款,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是双方都有所得的合作,而不是中国单方面付出。

 

“是直接进行大宗交易,还是通过基金的方式缓慢卖出?”

 

第二天上午,竹下雅人和四家投行的代表,就松本制造股份售卖问题,正式展开谈判。

 

野村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吉野得郎,率先就销售形式展开询问。

 

“两种形式都可以,看各家选择。”

 

“我的要求是,年前完成全部交易。”

 

“为此,我可以多支付1%的佣金。”

 

前世日本股市2月崩塌,但谁知道会不会有蝴蝶效应。

 

不如付出一定代价早早完成交易。

 

吃到嘴里才是真。

 

“1%的交易佣金?”

 

四家投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那抹兴奋。

 

年前完成股票销售任务,就能多获得1000多万美元的利润。

 

对于四家投行来说,这钱基本等于白赚。

 

“没问题,我们山一证券可以接下。”

 

随后,高盛、大摩、野村证券也先后答应这一要求。

 

“对于在座的实力我还是非常认可的,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因为竹下雅人在交易方面的慷慨大方,几方很快敲定合同。

 

竹下雅人虽然对需要支付2.5%的佣金肉疼不已,但想到能顺利逃出泡沫危机,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时间拖到年后,价值52亿美元的股份,很容易变26亿,甚至是16亿。

 

股市在恐慌的环境下,必然形成踩踏事件。

 

港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股市低点的时候,公司市值经常降低到市盈率7倍以下水平。

 

也就是年利润10亿美元的大公司,市值也只有6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