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421章(第2页)

 

李超人为什么越来越有钱,就是靠着港股这种恐慌心理。

 

公司市值降低到市盈率10倍以下的时候,开始缓慢买入股票。

 

公司市值提高到20倍市盈率以上的时候,开始缓慢卖出股票。

 

一来一回,就可以赚取大量钱财。

 

当然,日股比港股成熟,公司市值一般不会恐慌的降低到市盈率7倍以下水平。

 

但降低到市盈率10倍左右水准,还是大概率发生的。

 

三井商社、三菱商社都有过类似情况,松本制造也很难例外。

 

估计公司市值会从现在的260亿美元,直接缩水到100亿美元水平。

 

合同顺利签订后,自然要举行宴会庆祝。

 

依旧是老地方,依旧是最奢华的配方。

 

“竹下会长,可以单独和您聊聊吗?”

 

宴会进行到一半,大家自由交谈的时候,保尔森走到竹下雅人身边。

 

“保尔森先生是吧。没问题,稍等片刻。”

 

青年先是欣然应下来,然后对自家副社长菊野晋次说:“你也去忙吧,可以多陪陪老朋友嘛。”

 

“会长,没必要这样。”

 

菊野晋次平静看了眼不远处正和吉野得郎聊些什么的山一证券代表,没有一点想要炫耀的心理。

 

他在星海投资已经获得想要的一切,干嘛要活在过去。

 

“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先失陪了。”

 

“嗯,会长您忙。”

 

两人来到一处附近没人的地方后,保尔森主动开口说:“麻烦竹下会长了。”

 

“小事。”青年爽朗的笑了笑,然后略微有些疑惑的问:“不知保尔森先生找我有什么事?如果我能办到,一定会帮忙。”

 

保尔森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用肯定的语气反问:“竹下会长卖出这么多股票,是准备投资美股吧。”

 

青年没想过能隐瞒到高盛,很干脆的点头承认。

 

“没错,我很看好美股的未来。尤其是半导体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潜力。”

 

美国虽然在drAm领域被日本打的落花流水,但在微处理器、整机等领域,依旧是世界第一。

 

“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

 

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业务已经成为星海投资的囊中之物。

 

东芝的闪存芯片产业就算依旧崛起,也很难达到前世高度。

 

确定好投资目标后,高盛一行人这才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很快,成立合资基金一事就表决通过。

 

不过在投资额度上面,大家再起争执。

 

激进的想要额度拉满,保守的则想要看情况增加。

 

这可是80年代末的10亿美元,对于高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

 

“就5亿美元吧。”

 

首席执行官约翰是支持10亿美元投资的,但考虑到公司平衡,最终选了个稳妥的数字。

 

钱确实少一点,关键是安全。

 

高盛公司连续一星期高强度开会,竹下雅人这边也没闲着。

 

他需要监督公司几位管理,处理掉湾湾股票。

 

里边涉及到他自己,以及公司员工血汗钱,必须最为重视。

 

“怎么样,好处理吗?”

 

嘉本隆正操控着电脑头也不回的应道:“比较简单。那边的每日成交量有数千亿日元,我们的资金很容易隐蔽。”

 

“那就好,早点撤出,然后我给大家你们放长假。”

 

另一边同样忙忙碌碌的菊野晋次偏过头插话问:“哦,真的吗?”

 

“当然,不过你们两位只能轮休。”

 

“每个人半个月假期,谁先谁后自己决定。”

 

竹下雅人有很多事要忙,不能一直在星海投资监督。

 

所以公司必须留一位,负责股票交易的最高管理。

 

“我后面吧,这段时间菊野桑比我辛苦。”

 

“嗯,谢啦。”

 

菊野晋次了解嘉本隆正,知道他在这些事上很坚持,也就没有拒绝。

 

湾湾股市的撤离同样顺利。

 

5天时间,二十多亿美元的股票就卖的干干净净。

 

竹下雅人不参加雅虎在纳斯达克的上市,星海集团自然要派其他人。

 

星海风投社长菊野晋次,就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