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413章 赛事合并

忙忙碌碌中,时间悄然来到二月。竹下雅人早早来到申城,陪着林清浅母子过春节。

“嘿,你个小淘气包。”

竹下雅人坐在婴儿车旁,笑眯眯的逗弄着小林行载。

“别逗他了,等会又该哭了。”

“嗯,好好好。我不逗了,我不逗了。”

小孩子的哭声,对于他来说绝对算是最棘手的事情之一。

他可不想一会自己或者恋人哄个不停,然后累的满身都是汗。

“对了,过完年我准备调整一下这边的分工。你要不要也像我一样就职会长?”

“不了,我现在这样挺好的,以后再说吧。”

林清浅觉得自己的才学,还不足以管理好整个星海集团中国分公司。

不如安心在副手熟悉几年,然后再升职到一把手。

“行,多学习几年也好。”

想到哪聊到哪的竹下雅人,很快便换了个话题。

“要不,我去接爸妈来我们这边过年?”

“还是别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等初五以后再说吧。”

许久未见,女孩也很怀念自己的父母。

但她想到老家还有一堆事,便微笑着摇头拒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人不应该总是让父母围着自己打转。

上半年,母亲经常跑过来照顾她起居,已经让女孩很不好意思。

要知道,因为母亲经常往这边跑,父亲只能在食堂吃饭。

味道什么的,就别指望了,只能满足填饱肚子需求。

“行,听你的。”

其实应该两人主动登门拜访两位老人的,但眼下没办法,孩子太小,只能麻烦老两口。

当然,孩子还小,并且离不开母亲。所以青年明后天会代表一家子提前拜访。

这样,也就不失礼节。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淌,春节在不知不觉间翩跹而降。

两个人一边包着饺子,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噗!”

竹下雅人听着歌,看着舞台上那矮小的身影,忍不住笑出声来。

“怎么了,挺喜庆的歌曲呀,你笑什么?”

女孩很不解,搞不懂男友这是怎么了。

“没事,就是突然想到一个冷笑话,不用管我。”

竹下雅人也搞不懂,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看到潘长江就想到那句你把握不住。

可能是这个梗太火了,也可能是潘长江本人太过有特色。

当然,今年他在春晚的表现还是非常经典的。

一首《过河》,让他一直火到21世纪。

接着比较有意思的节目,是赵丽蓉老师和巩汉林老师的小品《打工奇遇》。

尤其那句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已经成为刻在许多中国人记忆力的文化符号。

除了这两位,赵本山等老师的表演同样精彩。

别人青年不清楚,反正他自己看的很欢乐。

春节很快过去,竹下雅人就算再不舍也只能离开。

在这边待了十几天,公司已经积攒了一堆事。

“扩增等离子实验室?”

“可以,再加30亿。”

虽然星海集团主攻的液晶显示屏技术,但这并不影响公司在等离子显示屏也投入资源。

一方面是麻痹对手,不让对手发现集团的真正目标。另一方面是增加对手的压力,让他们将更多资源集中在等离子领域。

如此一来,竟然对手用于开发液晶显示技术的资金和人力就会变小。

“德岛日亚工厂扩容?”

“这是好事,同意。”

中村修二的发明,让日亚化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原本只有一两百人的小型荧光粉工厂,规模迅速扩大数倍。

但就算如此,还是满足不了市场对蓝光Led的需求,所以今年日亚化工依旧要扩大企业规模。

对于这种建好就能大赚特赚的工厂,青年自然无比支持。

“并购旭日升?”

“不行不行。先不说人家愿不愿意卖,就是那混乱的管理制度都完全无解。”

旭日升潜力还是有的,就是不太注重食品安全。

虽然靠着和大大小小加工厂签约完成迅速扩张,但已经埋下破产的隐患。

星海食品如果收购,很容易被坑,最终伤害到自家品牌。

“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