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240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2页)

  “嗯,我在听,你说。”

  女孩这才满意。

  随后他有些不好意思的问。

  “除了支持免费留学之外,今年我们公司在高校还有别的计划吗?”

  “当然。”

  竹下雅人理所当然的回应。

  支持留学这种事,对于国家和个人有很多好处。

  但对于学校来说,好处却没有那么大。

  星海集团想要获得更多智力资源,自然要多在国内进行捐助。

  比如多捐一些电脑等设备,或者是干脆帮忙盖图书馆等建筑。

  “今年申城箱包厂那边的分红收益还是老规矩——全捐。”

  “不过要注意的是,从今往后10%队伍分红捐给希望工程,剩下的捐给国内高校。”

  申城箱包厂的收益非常不错,每年的分红都有数千万人民币。

  这笔钱虽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但青年更愿意用来获取国内好感,以及满足自己帮助国内发展的小小心愿。

  “嗯,我知道。”

  女孩也非常关注希望工程。

  在公开捐款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匿名捐款。

  没办法,交大大多数老师都很穷,她不能因为自己有钱就捐款太多。

  老师校长都会很难堪。

  不如随大流,然后将更多钱财以匿名形式捐出。

  可能是许久未见,也可能是太过思念。

  接下来一直数日,两个人都同吃同住,亲密无间。

  “真的今天就要走吗?”

  竹下雅人从后面抱住女孩,心里十分的舍不得。

  “嗯。”

  林清浅头也没抬,继续收拾自己的行李。

  快到春节了,再不回家父母又该胡思乱想。

  “过年之后,要不要回日本看看,公司报销往返机票。”

  “还是不了,我这边可能有很多工作要忙。”

  年后事情还有很多,根本没那么多时间。

  “好吧,那过一段时间,我去申城看你。”

  “随便。”

  容光焕发的林清浅,笑着梳理了一下乌黑秀发,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

  目送女孩离开,青年也开始忙碌起来。

  今天,他要正式登门拜访最上边那位。

  两个人一开始,只是单纯的聊着天。

  然后聊着聊着,就聊到日本东京。

  “东京真是好啊,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像东京一样繁华。”

  “会很快的。只要能抓住这次半导体发展,就可以迅速迎头赶上。”

  “到时候这片土地的城市,会建设的比东京更加好看。”

  后发城市的建设总是会更加漂亮。

  “是啊,确实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中国历来就非常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90年代还很穷的时候,就几次大投资上马相关项目。

  可惜,最后都因各种问题,失败了。

  这不能怪国家不支持,只能说是命运弄人。

  很对事情,不是你选对方向就可以获得成功。

  需要看时代的发展,需要历史的机遇。

  说完半导体,长者貌似不在意的随口问。

  “竹下先生,你觉得申城浦东怎么样?”

  来了,重点来了。

  竹下雅人脑海不停旋转,仔细思考该如何回应。

  “嗯,我觉得,浦东是个非常好的地方。”

  “这里靠近大陆最繁华队伍浦西地区,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1990年,中国正式开始发展浦东地区。

  这是对外开放的继续深化,也是中国经济的又一新篇章。

  从此以后,昔日贫穷落后队伍浦东地区。

  就成为申城,乃至整个中国的一张名片。

  单单这里,经济就超越很多国家。

  进出口、港口吞吐量等,更是可以排在世界前列,甚至第一。

  “哦,竹下先生这么好看?”

  “是的,我非常看好。我觉得浦东未来的前景,很有可能超越浦西地区。”

  长者完全没想到,青年的自信心竟然这么足,甚至比自己都足。

  这不禁让他内心一震,对于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说起来,浦东的发展。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看做中国的发展。

  浦东最开始的时候除了一大片荒地和农田,什么都没有。

  政府只能出几百万,开发却需要几百亿。

  没钱怎么办?

  申城的领导集团,想了多个妙招。

  第一,成立开发集团,然后上市。

  利用民间资本,开发浦东。

  第二,出让部分土地。

  很快昔日什么都没有的浦东地区,就出现了代表城市发展队伍摩天大楼。

  第三,税收优惠。

  这一招对很多外资工厂,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最终靠着种种政策和方法,昔日落后的浦东地区极速发展,成为申城最有经济活力的地方。

  当然,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

  背靠港城的特区,最终发展成国内超一线城市。

  背靠澳门的朱海,最终也发展的非常不错。

  浦东暂时落后,但他是国内第一大城市申城的一部分,还在申城最发达的浦西旁边。

  就算没有那么多高超技巧,也可以发展起来。

  不过人的重要些,同样要重视起来。

  一位能人,可以显著缩短这个时间。

  很明显,现在的申城相关领导集体,就是能人。

  国内正是因为有他们,才能发展队伍这么快。

  短短几十年,就从白头鹰的一般对手,成长为头号强敌。

  看到青年的信心这么足,长者忍不住问。

  “那不知竹下先生,有没有想过在申城进行更多投资。”

  竹下雅人也不卖关子,顺着话茬说:“我们公司今年,就会有更多投资。”

  “比如食品饮料,以及部分电子产品的组装工程。”

  电子厂什么的,还是国内比较合适。

  日本的造价太高,很难竞争过工资更低的韩国和湾湾。

  除此之外,半导体封装测试产业也非常适合国内。

  封装测试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方面,而国内在这方面优势明显。

  只要星海半导体肯投资。

  不说击垮湾湾和大马,但打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毕竟现在封装测试产业的规模还很小。

  只要能在国内顺利成立公司,成本绝对可以更加低廉。

  请收藏本站:www.7d0770.sbs。笔趣阁手机版:m.7d0770.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