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322章 跟着大势走(第2页)

 “目前公司在cdma技术上的投入已经超越高通,每年产生的专业也超越高通。” 

 “估计再有三年时间,就可以实现对高通公司的超越。” 

 小野建次此时意气风发,大有一举将高通吞并的气势。 

 “很不错,我希望三年后公司可以成为cdma方面的领军企业。” 

 “是,会长!” 

 小野建次的豪情他很欣赏,但想到美国现在的实力,青年还是小心叮嘱道。 

 “美国还在制裁我们,就算技术上超越了也要低调。” 

 “是,我明白。” 

 小野建次想到自己国家在美国面前的无奈,心里满是苦涩,声音也不知不觉变低。 

 但他心里已经在暗自发誓,一定要在cdma上面超越美国,继续给美国佬重击。 

 听到自家通信社长那沮丧的声音,竹下雅人立马醒悟自己有些说过头了。 

 他连忙补救道:“也不用太在意,欧洲的爱立信和西门子等公司才是美国通信行业大敌。” 

 “此外,高通目前还是个小角色,远不如att等公司醒目。” 

 高通的成长很快,但只是刚成立数年的新兴公司,市值仅有att的一个零头。 

 并且att公司还有美国科技界的骄傲——贝尔实验室,高通自然不会被美国太过看重。 

 除了att,目前美国还有引以为傲的摩托罗拉,这家公司依旧是移动电话领域的王者。同时在2g和3g数字通信技术领域,摩托罗拉也非常有实力。 

 但这家1g模拟技术时代的技术霸主,还在靠模拟蜂窝技术大赚特赚,根本做不到抛下眼前利益,注定被时代淘汰。 

 这也是许多大公司的通病。 

 1g时代的摩托罗拉,2g时代的爱立信和诺基亚,后来都因舍不得眼前利益被竞争对手甩开。 

 对于世界其它地区,美国现在更加重视欧洲。 

 当下美国人最想做的,就是打垮gsm技术,打垮整个欧洲的大联盟。 

 说起来,冷战时期,以及冷战之后的20年,应该是欧洲对联盟最狂热阶段。 

 不仅组成了欧盟,还成立了欧元区。各项技术,欧盟内部也齐心协力配合着发展。 

 然而随着来自北方的压力逐年变小,各个国家的小心思也越来越多。很多事情都能做到齐心协力的欧盟,逐渐成为人多嘴杂的小联合国。 

 曾经那个让白头鹰忌惮不已的欧洲联盟,很快变成菜单上的一道美食。  就是不知道最后的反抗是沦为笑柄,还是真的破而后立。 

 除了美国更重视欧洲,星海电信可以偷偷发展的另一大有利因素是,目前绝大多数通信公司都只将cdma技术视为一个方向,而不是唯一的方向。 

 所以就算星海通信在cdma方向进展超越高通,美国人也不会太在意。 

 同时,世界的大势也有利于星海电信的发展。 

 1990年日本股市崩盘,1991年日本楼市崩盘。 

 日本现在正陷入经济的泥潭之中,并且短时间内看不到走出来的迹象。 

 曾经视为头号强敌的日本一蹶不振,美国人很自然的将目光转向欧洲。 

 恰好这一阶段的欧洲还比较出彩,日本公司也就此重新拥有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历史总是在重复昔日故事,美国人成为超级霸主之后,每次都会对老二重拳出击。 

 你如果可以抗住,那么他就会选择献祭掉老三,补充营养继续和你斗。 

 扛不住,那么就万事皆休。 

 “会长放心,我明白。” 

 听完自家会长对世界局势的分析,小野建次眼睛重新亮起光芒。 

 1g是美国人的时代,2g是欧洲人的时代,他要让3g是日本人的时代。 

 除了小灵通和cdma,星海通信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光纤宽带。 

 “怎么样,进展如何?” 

 现有的网络通信技术严重依赖电话线,这方面星海电信没有一点积累,很难有所作为。 

 不如直接跳代到光纤宽带,从而占据先手优势。 

 “速度比较缓慢,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不着急,慢慢来,光纤接入技术我们是从零开始。” 

 竹下雅人的要求不高21世纪前完成相关发明也不迟,当下星海通信的重点还是小灵通和cdma。 

 “嗯,我知道。” 

 小野建次点点头,然后试探着问:“会长,美国同行都在研究dsl技术,我们要不要跟上?” 

 “不了,贝尔实验室比我们早还比我们研发能力强,我们很难抢先完成。” 

 早在1989年,贝尔实验室就研发出了dsl技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完成最后的商业化任务。 

 星海通信一头扎进去,很难有所作为。 

 “是,明白!” 

 除了最重要的三项大技术,星海通信还有许多有趣的小玩意。 

 竹下雅人简单的走马观花了一圈,然后便开始和更多的重要职员聊天。 

 比如星海通信副社长,首席科学家田中贤二,以及同为星海通信副社长的首席技术官长泽顺平。 

 说起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首席技术官,两者在很多企业都比较模糊。 

 星海集团是这样定义的,首席科学家是技术方面最权威者,需要带头进行研发工作。 

 比如舛冈富士雄,他作为星海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就有闪存芯片方面研发任务。 

 同时,每家公司都不只有一位首席科学家。 

 基本上一个研究方面,就有一位首席科学家负责,也可以被称为技术带头人。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根本做不到样样精通。 

 舛冈富士雄能成为整个星海集团的首席科学家,也只是表达公司对技术的重视。 

 技术项目的负责人必须有人进入最高层,就职公司副社长。 

 至于首席技术官,虽然同样要懂技术,技术实力甚至可能超越首席科学家,但他已经不再负责具体项目。 

 首席技术官,更多的是起到沟通作用。 

 毕竟科研人员,有很多不善于表达,需要技术官以最直白方式帮忙讲解。 

 聊着聊着,竹下雅人突然说。 

 “实在是抱歉,我对技术很不在行。公司的希望在你们,我只能提在金钱上面提供小小的帮助。” 

 两个人听后,立马恭敬的回应道。 

 “会长太客气了,科研最重要的就是钱。” 

 “是的,如果会长您要是什么都会,还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 

 随后小野建次深有同感的点头插话说:“没错,科研最重要的还是资金。” 

 “没钱,什么都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