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再难返回(第2页)
这种事情是有先例的。
不久前的tron操作系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政府刚开始很支持,直接以行政手段推动tron操作系统的发展。
准备在全日本的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建立使用tron操作系统的微机室。
但在美国强力压迫下,6月时放弃了这一推广行动。
没办法,此时的美国是日本电子产品第一大市场。
日本想要发展,根本就离不开美国。
两人聊着聊着,越发觉得日本前途堪忧,不自然的陷入沉默。
好长一段时间后,嘉本隆正才重新组织好语言,换个话题问。
“会长,我们以后要全面靠拢高盛吗?”
青年摇了摇手指。
“当然不。”
“星海投资不能太过接近任何一家美国大投行,我可不想遭到大摩的阻击。”
高盛集团当下和摩根史丹利的仇恨很大。
因为摩根史丹利每次玩恶意收购,高盛都会扮演白衣骑士角色。
虽然大摩凭借着更为雄厚的资本,恶意并购的成功率很高。
但终究有很多项目,被高盛破坏掉,没能赚取更多佣金。
不仅钱赚的更少,自己的名声也在高盛的衬托下愈发恶劣。
大摩当然不能忍。
可惜,高盛有洛克菲勒家族支撑。
大摩就算实力强上很多,也拿它无奈。
但高盛不行,和高盛亲密合作的公司,不代表不行。
青年可不想成为城门失火中的那条池鱼。
“明白,那我们需要主动联系大摩吗?”
“不用,大摩那边很快就会闻着味跟过来。”
两家公司互相有间谍,别想瞒过彼此。
尤其是高盛,因为实行合伙人制度,更难在大摩面前藏住秘密。
当然,在美国以外,高盛的保密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帮希腊伪造财务报表加入欧元区。
和欧盟不同,欧元区的加入条件更为严格,政府的负债程度不能超过60%。
希腊当时完全不符合这一点。
这时候,高盛来了。
在高盛的一系列操作下,希腊政府的负债成功隐瞒下来,然后在21世纪初顺利成为欧元区成员国。
高盛选择这样做,一方面是赚钱,另一方面是向欧盟植入特洛伊木马。
后来这枚木马被成功引爆,将欧盟炸的五劳七伤。
“嗨!”
第二天,高盛并没有和大摩一样直接返回国内。
保尔森再次找到竹下雅人,准备对合作之事进一步沟通。
不过此时保尔森还没返回美国说服高盛领导层,也没说服那些投资人。所以两人谈论的事情都比较虚,主要以拉关系为主。
竹下雅人有点受不了这种单纯的聊天,笑着转移话题。
“我听说思科两位创始人和董事会矛盾重重。”
“我希望当双方关系破裂的时候,高盛可以帮忙买下这对夫妻的股票。”
“然后一半星海投资持有,一半和高盛的联合基金持有。”
思科创始人不精通管理,所以早早就将管理交给风险投资公司负责。
但这两位技术型创始人又喜欢干涉公司经营,导致思科现在一团糟。
思科的董事会忍耐程度有限,很快就会展开对两人的清洗。
这样做看起来很冷酷无情,但确实促进了思科的发展。
思科巅峰时期能有5000亿以上市值,多亏这次变革。
保尔森听闻后眼睛缩了缩,然后挑眉问:“哦,竹下会长很看好思科的发展?”
青年坦然说道:“是的,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思科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什么时候实现增长我不知道,但一定不会亏钱。”
思科的发展势头根本瞒不过华尔街,竹下雅人自然不会选择藏着掖着。
至于高盛会不会截胡?
基本不可能。
因为潜力只是潜力,谁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兑现。
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硅谷,都想象不到计算机的发展速度。
除竹下雅人之外,全世界最敢想的投资人,也想不到短短十几年时间,计算机就能在全世界开花结果。
“没问题。一旦思科有变,我会尽快帮忙拿下这部分股权。”
保尔森虽然不知道青年为什么这么有信心,思科创始人夫妇离开公司后就会卖掉股票,但这只是无伤大雅的小事。
展示高盛能量,完成双方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才是他更看重的地方。
“嗯,合作愉快。”
回到美国后,保尔森第一时间打听思科情况。
他看着下属传来的报表,忍不住皱眉问:“这么糟糕?”
“是的,思科现在内斗严重。”
“桑蒂·勒纳的脾气非常暴躁,让整个公司都难以忍受。”
桑蒂·勒纳是思科创始人夫妇中的妻子。
她的性格强硬固执,是导致思科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看来短时间内,思科很难有所作为。”
判定思科前途不大之后,保尔森很快将自己也跟风买点股票的想法放弃。
他可不想等待数年时间。
身为高盛的高级合伙人,他有无数手段可以短时间内赚取更多钱财。
“时刻关注思科董事会情况,一旦有变,立马向我汇报。”
“好的,先生。”
思科暂时没法进行,保尔森很快将重心放在三天后的高级合作人会议上。
他要尽可能说服大家和星海投资合作。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保尔森带着搜集到的资料,来到位于纽约的高盛总部。
保尔森才刚刚起势,还不是高级合伙人。
高级合伙人都完成讲话后,才轮到他登台。
简单聊了几个小项目后,保尔森打开投影仪。
“大家看,这是星海投资进入金融领域后,资产大致增长情况。”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星海投资已经全面撤离日股。”
日股的大雷,华尔街心知肚明。
因为这个雷,本来就是华尔街挖的。
其实早在1987年,华尔街就想过引爆。
但当时日本民众过于狂热,再加上美国发生严重股灾。
华尔街就没有大规模进攻,准备等时机成熟再行动。
但这就坑了索罗斯。
他还在大肆做空,根本没想过股价会反弹。
如果不是果断壮士断腕,鼎鼎有名的量子基金,可能早就破产倒闭。
请收藏本站:www.7d0770.sbs。笔趣阁手机版:m.7d0770.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