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互刷才是王道
“好,那就成立专门的合资公司经营。”伍主任也有点厌烦了中国足球没完没了的花钱,干脆同意了竹下雅人的意见。
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各拥有50%股份。
“谢谢,谢谢伍主任理解。”
确定好商业规则后,其余内容越谈越顺利。
比如说,中日双方各出12支队伍。
然后俱乐部升降级跟总排名无关,和你所在的国家排名有关。
比如说,赛事每年降级名额有4个。
就算你排在倒数第三,只要你后边那两个和你出自同一国家,那么你也不会降级。
反过来,你就算是联赛排名第11名。
排在你后边的13个俱乐部,只有1个是同国家俱乐部,那么你也要降级。
赛事必须保证中日俱乐部数量统一,避免双方的不平衡。
因为一切都很顺利,所以青年早早带着川渊三郎返回东京。
“真是不好意思,川渊前辈,没能坚持住俱乐部名称中性化。”
“没事,为了更伟大的胜利,总是要做出牺牲的。”
足球俱乐部名字无法走中性化路线,确实让他有点难过。
但相对于此次的收获,他很愿意接受这一切。
毕竟1996年,中国足球实力亚洲一流,甚至要比日本强大。
两国联赛统一,对于日本的好处同样很大。
起码跨国的比赛,大家更愿意看。进而有利于足球在日本的整体推广。
如果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足球超过棒球,那他就真的死而无憾了。
“嗯,不中性化改名,想必国内的大企业也愿意投更多的钱。”
足球俱乐部想要赚钱,基本上不太可能。
他和全世界绝大多数俱乐部一样,都是起到个宣传作用。
当然,也有的是为了拉进和政府的关系。
毕竟一个地方体育文化得到提升,也算是政绩的体现。
“接下来就麻烦川渊前辈了。”
赛事这方面青年了解不多,因此他将和中国那边的细节谈判,以及日本赛区的组建,全部交给川渊三郎负责。
竹下雅人只会在最后的签约仪式上露个脸,表达对足球赛事的支持。
“没事,我巴不得能忙。”
川渊三郎一直以来都非常羡慕国足,因为他觉得足球这东西拼到最后就是拼人口。
而中国有着最多的人口,那么未来足球一定会非常强。
只能说,他被当下中国还算强大的国家队迷惑了。
足球这东西,拼的重来不是总人口数量,而是足球人口数量。
中国人口确实多,但准备进入足球这一行当的人非常少。
别说和足球发达国家比,就连很多小国都比不了。
典型例子是克罗地亚和捷克等东欧国家,足球人口碾压中国,成绩自然也完爆中国。
“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
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业务已经成为星海投资的囊中之物。
东芝的闪存芯片产业就算依旧崛起,也很难达到前世高度。
确定好投资目标后,高盛一行人这才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很快,成立合资基金一事就表决通过。
不过在投资额度上面,大家再起争执。
激进的想要额度拉满,保守的则想要看情况增加。
这可是80年代末的10亿美元,对于高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
“就5亿美元吧。”
首席执行官约翰是支持10亿美元投资的,但考虑到公司平衡,最终选了个稳妥的数字。
钱确实少一点,关键是安全。
高盛公司连续一星期高强度开会,竹下雅人这边也没闲着。
他需要监督公司几位管理,处理掉湾湾股票。
里边涉及到他自己,以及公司员工血汗钱,必须最为重视。
“怎么样,好处理吗?”
嘉本隆正操控着电脑头也不回的应道:“比较简单。那边的每日成交量有数千亿日元,我们的资金很容易隐蔽。”
“那就好,早点撤出,然后我给大家你们放长假。”
另一边同样忙忙碌碌的菊野晋次偏过头插话问:“哦,真的吗?”
“当然,不过你们两位只能轮休。”
“每个人半个月假期,谁先谁后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