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198章 野心之选(第2页)

 山一证券的主要业务就有投行,沟通更为简单方便。 

 三两句搞定承销一事后,双方同样约定在星期五见面。 

 那将是松本制造和三家股票承销商,第一次正式会议。 

 竹下雅人忙着找股票承销商,松本制造其余部门也没闲着。 

 关于松本制造的各项资料,很快就提交给东京证券交易所。 

 虽然知道东证基本不可能卡上市,但态度还是要摆正,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说起来,松本制造这样能稳定盈利的制造业企业,属于交易所最喜欢的公司类型。 

 细水长流,不容易破产。 

 就算是出现问题,也很容易找到接盘侠。 

 这样的公司,可以非常稳定的为交易所带来利润。 

 “可以签约吗?” 

 “可以。” 

 公司的法律部门负责人飞鸟凉,给出肯定的回应。 

 “ok!” 

 竹下雅人快速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又盖上自己和公司的会章。 

 这才笑着对大家说:“这些天辛苦了。公司已经在附近预定好了酒店,庆祝我们终于达成合作。” 

 虽然大家都有意合作,但每一个小点,可能都会涉及到上亿日元的利益。 

 所以4家公司,一连扯皮了大半个月,直到4月末才达成最终协议。 

 这还是因为要放假的缘故。 

 如果没有5月份的小长假,估计大家还要继续扯皮。 

 没有人想在放假的时候上班,尤其是别人都放假的情况下。 

 山一证券的长野英明第一个应和道:“好啊。竹下学弟的大餐,我可是期待已久。” 

 横田文武也笑着点头附和:“没错,我也早就想尝试一次。” 

 竹下雅人不喝酒,请客自然只能在菜上下公司。 

 所以他的宴会。 

 不仅有符合日本人口味的日料和食、改良中餐、改良西餐,还有比较正宗口味的中餐和西餐供大家选择。 

 虽然还是以自助的形式,但都是最顶级大厨现做的美食。 

 主打的就是让大家吃好。 

 “哪里,大家过奖了。这些都是小道,相信各位也能做到。” 

 顶级厨师都很骄傲,但那要看对谁。 

 对普通人他可以摆谱,甚至对名人也可以这样做。 

 在资本家面前,还是很容易妥协的。 

 就算你自己不食人家烟火,也要考虑亲戚朋友呀。 

 说不定你的一次决定,就会对亲属产生重大影响。 

 吃到差不多的时候,竹下雅人拉上丰岛章男、横田文武、长野英明走到没人的小包厢。 

 “松本制造的路演,你们说举行几场比较好,需不需要前往国外?”  所谓的路演,就是公司上市前的宣传。 

 告诉部分有钱的股民,松本制造要上市了,想要打新的,一定要注意好时间。 

 刚上市的公司一定要吸引到足够多的股民,才能营造出股票火热场面,从而促进公司市值增长。 

 好的路演, 

 比如苹果公司。 

 刚上市的时候股票就大涨,进而获得更多股民吹捧。 

 糟糕的路演, 

 比如未来的企鹅。 

 企鹅根本没向股民讲清楚自家业务,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导致公司上市即破发。 

 也就是上市后的实际股价,低于预先制定好的初始目标。 

 松本制造的业务非常不错,增长速度清晰可见。 

 再加上东京股市的狂热情况。 

 就算路演完成的不好,也有机构和少量盲目打新股民进行兜底,保证前几天的股价增长。 

 但这样就很难出现市值暴涨的情况,不利于公司的宣传。 

 横田文武十分大胆的说:“我觉得,国外市场暂时不用考虑。国内的话,最好是进行6到8场路演。” 

 “每个地区的中心城市进行一次,差不多刚刚好。” 

 日本的资本集中程度非常高。 

 如果不想跑太多地方,就算是只在东京、大阪两个城市进行路演都没什么问题。 

 “嗯,长野学长,你觉得呢?” 

 长野英明委婉的否决道:“我觉得,还是尽量多跑些地方比较好。” 

 “横滨、千叶等城市,有东京在,确实不那么需要。但如果我们能进行一次路演,相信这些地方的股民,会更加热情。” 

 尊重都是互相的。 

 如果松本制造在这些城市进行路演,这些地方自然会对公司有更多好感。 

 “没错,还是多跑些城市比较好。” 

 “现在有很多家庭主妇类股民,她们很少看报纸,就算看报纸,也不太容易记住。” 

 兴业银行对股民做过大量的研究报告。 

 结果显示,很多家庭妇女成为了购买股票的主力。 

 这些人中的一部分,购买股票非常盲目。 

 喜欢邻里的口口相传,而不是观察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ok,那我们就多跑些地方。” 

 竹下雅人想到当前世界的信息交流速度,也觉得多跑几个地方比较好。 

 不过他本人是条懒狗,只准备在东京和大阪各进行一次路演。 

 其余城市,都交给下属负责。 

 因为保证东京和大阪的资本市场,就足以让松本制造市值大涨。 

 这两个地方, 

 大阪是日本的前经济中心。 

 虽然现在没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有大量的财富累积。 

 东京是日本当下的经济中心。 

 无论是金融还是工业,都在日本处于主导地位。 

 田中角荣曾想改变这一状况,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保证各地区经济平衡。 

 可惜,政策很好,但到了执行层面,却变成了坏政。 

 许多投机商人到地方买地,大幅度抬高地方地价。 

 导致发展地方经济的规划,出师未捷身先死。 

 当然,除了投机商人因素。 

 田中角荣本人当政时期也比较倒霉。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日本出现严重油慌问题。 

 别说是发展地方经济,就算是维持现状都难以为继。 

 如果不是他本人以极大魄力,冒着政治生涯终结的巨大风险谴责以色列。 

 日本国内经济,很可能全面崩盘。 

 当然,谴责以色列的后果很快出现。 

 洛克希德案,直接将他拉下首相宝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