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189章 规划发展(第2页)

 因为服装可以堆叠,不像行李箱那样占地方。 

 同样的体积,船只的服装运输量,要远远超过行李箱。 

 如果松本制造成功在中国建立服装加工厂,到时候服装和行李箱有序搭配运输,完全可以节省一大笔运输费用。 

 有了松下勇人和藤本纪香的率先同意,松本制造更多的领导层开始应和。 

 大家都觉得,在中国建立合资服装厂的方案十分有前途。 

 “ok,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我们就尽快完成规划,然后由我递交给会长大人。” 

 大家的认同声让小林博明很开心,但他并没有忘乎所以,依旧保持副社长时的谦恭心态。 

 松本制造跨行到服装厂的事情太大,必须要取得竹下雅人同意。 

 “哦,你是想在中国建立合资服装厂?” 

 “是的,我准备利用中国的廉价成本,在日本服装行业打开一片天地。” 

 小林博明对于进军服装产业很有信心。 

 他通过大量调查发现, 

 日本的经济形势虽然一片大好,但贫富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一部分低收入者,生活压力也跟着变大。 

 如果松本制造在市场上投入一批廉价服装,绝对可以卖的非常好。 

 “不错的选择,去做吧。” 

 “是,会长。” 

 虽然知道自家会长一定会同意自己的选择,毕竟之前竹下雅人就做过类似的计划,但亲耳听到会长同意,小林博明依旧很兴奋。 

 这是一种,自己终于被敬佩之人认可的感觉。 

 “嗯,等等。” 

 竹下雅人叫住准备离开的松本制造新任社长小林博明,然后笑着反问道:“只有这一件事吗?” 

 “那个,额,我暂时只有这一件事。” 

 小林博明不知道会长叫住自己的原因,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选择老实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他自己也是领导,知道上司最喜欢诚实的下属。 

 竹下雅人也不卖关子,干脆的说:“衣食住行,是大家永远也离不开的四件事。” 

 “现在我们松本制造,行有了拉杆式旅行箱、住有了在中国合资成立的星海建筑、衣有了即将成立的服装厂。”  “食方面,你就没什么想法吗?” 

 “我没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会长您请说?” 

 小林博明有点被自家会长的天马行空想法搞晕掉。 

 不知道自家一个生产拉杆式旅行箱的公司,怎么就能和食品行业联系在一起。 

 不过他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始终跟着领导走。 

 既然自己不懂,那么就老实听会长说。 

 “嗯,我确实在这方面有些想法。” 

 竹下雅人进一步展开自己的设想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过,中国京城的新闻。肯德基在那里成立了第一家炸鸡快餐店后,立马轰动整个京城。” 

 “很多人甚至将去肯德基吃东西,视为一种时尚。” 

 “啊,真的吗?” 

 小林博明有点不能理解,一个快餐而已,竟然有这么大的声势。 

 “你不能将中国和现在的我们比。此时的中国,其实就是60年代之前的日本。” 

 “国民的月工资才不到100块,而吃一顿肯德基的炸鸡就要花费几十块。” 

 “这么高昂的价格,人们自然将去肯德基吃饭,视为一种非常时尚的行为。” 

 “如果中国发展好了,发展到日本现在的程度,自然不会将去肯德基吃炸鸡看的太重。” 

 人穷的时候,一切的高消费都可以视为时尚。 

 这一点不分国家和民族。 

 21世纪20年代的中国,虽然也有部分人吃不起肯德基,但再也不会有人将吃肯德基视为一种时尚行为。 

 “这样啊,我明白了。” 

 小林博明理解的点了下头,然后恭敬的反问道:“社长的意思,是我们也在中国成立炸鸡快餐店?” 

 “没错,不过不是成立新公司,而是拿下麦当劳在中国的授权。” 

 “拿下麦当劳在中国的授权?好的,请交给我吧。” 

 小林博明知道自己会长一直很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以更高的现金+更低股份的形式,拿下麦当劳在中国大陆的授权。 

 说起来,肯德基之所以能比麦当劳更早进入中国,完全就是百事可乐的功劳。 

 百事可乐所属的乐事集团非常重视社会主义国家。 

 在苏联,百事甚至搞出个人民的可乐宣传案例。 

 完全将自家融入当地社会。 

 所以收购肯德基之后,百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肯德基带到中国。 

 当然,以百事可乐为主导的乐事集团,之所以有这种社会主义意识,主要和它的生存位置有关。 

 百事可乐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市场,一直被可口可乐死死压制,甚至差点破产。 

 为了能够成长,只能选择那些可口可乐还没有进入的市场发展。 

 这一发展,百事可乐就尝到了甜头。 

 肯德基,就是这一案例的又一优秀体现。 

 虽然肯德基在美国发展的一般般,但就是凭借来的早的优势,牢牢占据中国快餐一哥位置。 

 这一世,竹下雅人准备和肯德基竞争一波。 

 竞争成功,松本制造就能成为中国最大的快餐巨头。 

 就算失败,维持前世麦当劳在中国的地位,同样很轻松。 

 “我们最多释放20股权。如果麦当劳不同意,那么就收购一家中型炸鸡公司。” 

 现在中国快餐市场属于跑马圈地时期,只要进入的够早,就算品牌规模不大,也很容易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 

 反正快餐的口味需要改良,最后都会变成最适合中国的模式。 

 就算美国口味不如麦当劳和肯德基,也完全无所谓。 

 “嗨!” 

 说完了炸鸡快餐,竹下雅人又主动谈起饮料。 

 “对于能量饮料,你知道多少?” 

 “额,抱歉,我没听过。” 

 能量饮料,早期基本都只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流行。 

 后来一个奥地利商人从中发现了商机,果断和一家泰国当地的能量饮料公司进行合作。 

 这款合作的能量饮料,就是前世鼎鼎有名的红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