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双管齐下(第2页)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日本多地。
大家不约而同的,降低了对读买新闻的信任度。
“怎么办,怎么办?”
看过新闻采访,读买新闻内部一位上了贼船的编辑,立马发现大事不好。
他连忙找到合作人,让那边快点想办法。
这种损害报纸信誉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公司内部重视。
如果不找到解决方法,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要完蛋了。
“放心,我们会帮你解决,不用心慌。”
准备坑害松本制造一笔的罪魁祸首,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但他觉得眼前之人还有用,所以准备捞一把。
反正以自家的实力,代价也不会太大。
“那就好,谢谢,谢谢。” “没事,都是自己人,小事。”
随着节目的曝光,关于松本制造身上的纷纷扰扰大多散去。
公司甚至因为此事知名度再次大涨,市值也因祸得福的上涨10以上。
但就算如此,星海集团高层也没有放松警戒。
大家明白,这种事不会只有一波。
很快,就会有更多负面新闻出现。
现在正是上线娱乐新闻,转移民众关注的大好时机。
“会长,现在就安排吗?”
“嗯,就是现在。”
“嗨!”
公关部负责人田园三郎恭敬地鞠躬过后,缓缓退出办公室,通知各大媒体行动。
【中日双天后,同时倾心一人】
【近藤真彦喜新厌旧,抛弃中森明菜追求港岛佳人】
……
很快,关于近藤真彦和中森明菜的新闻,就铺满了各大报纸。
日本民众也如同星海集团预想中那样,迅速淡忘松本制造,开始兴高采烈的讨论这一爆炸八卦。
有佩服羡慕的。
“真是厉害啊,中日全拿下,不愧是日本男儿。”
有痛骂不耻的。
“真恶心,渣男,这种人渣就该毁灭。”
种种想法不一而足。
当然,大家表面上,还是要一致进行谴责的。
看到电视机前,中森明菜那憔悴可怜的模样,竹下雅人着实有些同情。
遇到近藤真彦,绝对算是倒了血霉。
但想到这件事早晚曝光,青年的愧疚感也就淡了许多。
当然,眼下其实只能算小事。
真正的绝杀,还要等几个月后的金凤屏事件。
在日本,展开金凤屏就意味着谈婚论嫁。
哪成想,近藤真彦直接在事情发生当天,说他在开玩笑。
这件事一出,中森明菜再也扛不住了,悲愤之下选择自杀。
还好发现比较及时,很快获得救治。
当然,竹下雅人也没资格谴责近藤真彦。
他,同样是个渣男。
只是人品方面,没有那么恶心。
“先生,你说早稻田邀请我做演讲?”
面对早稻田的邀请,竹下雅人本能的想要拒绝。
但想到学校对自己的帮助,最终还是选择答应。
人,不能忘本。
“什么时候?”
“嗯,明白,请放心。”
“好的,再见。”
不过演讲这种事,终归比访谈简单。
访谈需要警惕可能的陷阱,演讲则基本不需要。
早稻田的行动力很强,时间直接定在5天后。
竹下雅人没有推辞,完全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
“樱子,有竹下学长的演讲,你要参加吗?”
“当然,竹下学长可是我偶像,必须参加。” 日本年轻人多崇拜竹下雅人,早稻田的学生更是如此。
听到他要来学校演讲,整个学校都轰动了。
“那你抢到票了吗?”
“抢到了,幸运吧。你呢,明奈?”
因为想要票的太多,学校只能采取抽签模式。
抽到门票的,才有机会进大讲堂。
“我没抽到,不过我要到了一张。”
“哦,不会是色诱的吧。”
名叫樱子的女孩,嘴角闪着坏笑。
“好你个樱子,脑子里都是黄色废料。”
名叫明奈的女孩生气了,立马开始蹂躏好友。
“啊,我错了。”
樱子最受不了身体瘙痒,连忙道歉。
“哼,这次先饶过你。”
5天时间很快过去,竹下雅人按时来到早稻田地标建筑大偎讲堂。
看着爆满的讲堂,青年开心的说:“没想到,今天竟然会有这么多人过来,十分感谢。”
“不用谢!”
早稻田的学子异口同声回应。
“很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那么闲话不多说,进入今晚的正题。”
说完,竹下雅人龙飞凤舞的写下一行字。
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
“获得学校邀请之时,刚开始我是比较惶恐的。”
“毕竟大家也清楚,我才毕业不到3年。”
“不过后来想了想,还是厚脸皮答应下来。因为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融入社会方面的经验。”
竹下雅人刚准备继续往下说,就注意到有一位学生反复跳起来举手。
他连忙笑着询问:“西边这位穿着黑衣服,不停跳起的同学,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嗯,我们更想知道学长是如何创业的。”
随后他又大声喊:“大家说,是不是?”
“是!”
大学生阶段,正是最富有激情的年龄。
融入社会,哪有创业吸引人。
听到讲堂内震耳欲聋的声音,青年也不好违背。
他只能继续温和的回应:“没问题。本来我准备将这一话题放在后面。”
“既然大家等不及,现在说也可以。”
随后他表情变得严肃。
“对于大学生创业,我是不太认可的。”
竹下雅人的言辞,完全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有的人忍不住对着他大喊:“可是您,不就是大学还没毕业就创业吗?”
“没错,但我首先是发明了一眼就可以看到前途的拉杆式行李箱。”
“如果你们大学期间也能发明实用专利,自然可以创业。”
“但这种事太少,所以我反对大学生创业。”
说到这里,竹下雅人微微停顿30秒,然后继续说。
“大学生是最有激情的群体,但也只有激情,很多想法不成熟。”
“不如在公司工作几年,积累一些经验再进行创业。”
“那个时候,你处于人生巅峰,成功的机会可以高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