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212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2页)

 青年知道垂井康夫突然来访,一定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因此他婉言谢绝了学校的晚宴后,带着老人家来到一处环境优雅的会餐地点。 

 在等待上菜的时候,竹下雅人主动问:“垂井学长,您这次找我有什么事吗?” 

 垂井康夫的表情,愤怒中透着无奈,他嗓音低沉的叹声说:“嗯,是有关tron操作系统的事。” 

 “你们公司以后不用再继续进行研究,系统差不多废了。” 

 竹下雅人早知道tron操作系统继续不下去,但还是故作惊讶的问:“是因为美国那边的新闻吗?” 

 垂井康夫用力握紧左手,声音中充满悲愤。 

 “是啊。我估计,政府很难扛得住。”  日美发生过多次贸易战。 

 第一次是纺织行业。 

 结果:日本退让。 

 主动和美国商定每年服装鞋帽出口份额。 

 第二次是重工业。 

 结果:日本再次退让。 

 还是主动和美国商定每年钢铁、汽车等产品的出口份额。 

 第三次就是现在的电子信息产业。 

 结果:日本依旧退让。 

 政府主动和美国商定,每年pc相关产品的进口份额。 

 当然,日本的退让,更多的是以退为进。 

 最典型的就是,现在正蓬勃发展的信息产业。 

 日本和美国商定,要进口25的美国计算机相关产品。 

 然后日本玩了个小手段。 

 本国电脑和美国电脑操作系统不同,软件无法兼容。 

 美国产的ibm、苹果等品牌电脑,因此在日本销量非常少。 

 当然,这一策略只能延缓。 

 如果没有竹下雅人,日本信息产业早晚沦陷。 

 没办法,计算机行业和别的产业有很大不同。 

 这一行业更重视用户数量。 

 日本在这方面,相对于美国有无法挽回的天然劣势。 

 所以后世的互联网产业,最终只有依托英文大市场的美国,以及依托中文大市场的中国脱颖而出。 

 至于印度、西班牙等国,则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印度是没有统一语言。 

 西班牙,以及大部分说西班牙语的拉美国家,则是遭到英语产品的倾销。 

 “垂井学长别太难过。美国那边主要是针对pc产品,我们还可以在家电、照相机等产品,运行tron系统呀?” 

 后世的tron系统,就被迫走上这条路。 

 无论是汽车还是各种机床,使用的都是这一系统,算是日本人最后的倔强。 

 “没用的,未来是计算机行业的天下。” 

 垂井康夫语气落寞,有种英雄末路的悲情。 

 “额,确实。” 

 竹下雅人本来想说,既然这条路走不同,那就走免费开源路线。 

 后世的linux操作系统,就是靠着开源共享的态度,发展成世界主流操作系统之一。 

 甚至在移动时代,近乎于称霸世界。 

 但他突然想到,当下还不是互联网时代。 

 想要走互联网开源路线,根本就走不通。 

 只能说,tron系统提出的时间太早了。 

 如果是1990年之后提出,那么先走开源路线的tron,很大几率替代掉linux。 

 此外,如果1990年之后提出,tron操作系统也不会受到美国政府的严厉打压。 

 因为当前,世界操作系统产业处于百家争鸣阶段。 

 美国害怕执行免费开源策略的tron操作系统,威胁到自家操作系统产业的发展。 

 要知道支持tron操作系统的,可不只有日本企业。 

 美国的ibm、摩托罗拉等巨头公司,也大力支持这一操作系统的发展。 

 1990年之后就不一样了。 

 微软的windows30正式上线,横扫市面一切操作系统。 

 那个时候,  美国政府已经不再担心,有操作系统能威胁到自家产品。 

 只能说, 

 时也,命也! 

 主张开源的tron操作系统,生错了时代。 

 “那,坂村健教授怎么说?” 

 坂村健,就是tron开源操作系统的创始人。 

 现在是东京大学信息情报学科,也就是计算机系教授。 

 竹下雅人很想将这位大才纳入麾下,但又不太敢。 

 他不想引起美国政府的特别重视,进而影响到自家发展。 

 东芝身上发生的事,竹下雅人可不想体验。 

 当然,星海半导体就算是想,估计也没机会。 

 因为现在的星海半导体,根本就不够格。 

 你什么身份? 

 如果不是有灾害收音机支撑,完全就是赔钱货。 

 这种企业,自然没有针对的必要。 

 “还在为操作系统的事情奔波,寄希望于政府和企业可以顶住,但完全就是在做白日梦。” 

 “不可能的。” 

 “不可能的。” 

 垂井康夫连连摇头,一点也不看好坂村教授的努力。 

 “没办法,谁让我们的产品,非常依赖美国市场呢?” 

 日本不断退让,不只是驻军因素,也有市场的问题。 

 东芝、索尼等公司,最大市场是美国。 

 如果不退让,轻则沦为二流企业,重则破产倒闭。 

 这也是外向型企业的弊端,很容易受制于最大市场。 

 垂井康夫双眼朦胧的说:“是啊,如果海对面能崛起一点,那该有多好。” 

 现在是中日关系最好的时间点之一。 

 很多日本人,真心希望中国能崛起。 

 这样自家产品,就又有了一个大市场。 

 不会像现在一样,面对美国的逼迫,一点挣扎能力都没有。 

 有时代的因素,也有日本除汽车行业外,全产业走向没落。 

 尤其是电子产品,逐渐沦为三流。 

 不止在元件市场,逐渐被中国大陆、中国湾湾、韩国取代。 

 成品市场,也完全沦为中国大陆、美国、韩国的倾销地。 

 如果不是有些老底,占据着半导体产业链上游。 

 日本在世界的地位,估计还要下降一些。 

 “会的,我们东亚人天生团结,早晚都会崛起。” 

 儒家文化国家的特点,就是更适应集体主义。 

 而集体主义,就是最适合经济发展的制度。 

 所以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都会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说的也是。” 

 日本老一辈人,大多都非常喜欢中国古典文化,也自豪于此。 

 不像后世,很多政客写个毛笔字都歪歪扭扭,根本不成样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