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251章 伊拉克发疯

 “请会长放心,我们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  国外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情况,松本制造管理层早有预测。 

 全面撤离,就是预想的方案之一。 

 竹下雅人笑着肯定道:“嗯,那就好。” 

 “对了,欧洲方面,大家有什么好的计划?” 

 市场这方面,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脉动饮料想要控制住红牛的规模,必须将红牛堵在欧洲。 

 “英法德意和西班牙,公司会各投资2个工厂。” 

 “一边快速推动脉动能量饮料的发展,一边研发更符合欧洲人口味的脉动饮料。” 

 脉动饮料需要极致的本地化。 

 不仅配方要符合各国的法律法规,味道也要更贴近本国人喜好。 

 这样,才可以实现长期发展的梦想。 

 “很不错的想法,但速度一定要快。” 

 “我不希望脉动出现欧洲的时候,那边已经满大街都是红牛。” 

 红牛前世发展势头太猛,竹下雅人不得不百般防备。 

 这一小众领域,容不下两家饮料巨头。 

 “是,会在!” 

 青年随后接着说:“还有,东南亚也制定相同计划。” 

 “不仅要在大马建厂,也要在红牛的老家泰国建厂。” 

 相对于欧洲红牛,亚洲红牛的实力更为弱小。 

 脉动杀进它的大本营泰国,可以让亚洲红牛疲于奔命。 

 如果能扼杀掉亚洲红牛,那就更好了。 

 “嗨,请会长放心。” 

 开完会后,松本制造这个庞然大物开始加快运转速度。 

 不久,便在外界看过于激进的一连收购新建10多个工厂。 

 估计今年松本制造的财报,会很不好看。 

 没办法,当下脉动能量饮料的利润,还不足以覆盖广告成本和工厂成本,需要旅行箱业务补贴。 

 营收增加利润下降,财报自然很难好看。 

 这时候,就需要慧眼识珠的投资人。 

 发现松本制造现在的大规模投资,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 

 星海集团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但更多停留在皮毛层面。 

 所以今年八月,伊拉克照常爆发了对科威特的入侵。 

 竹下雅人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立马赶往星海投资开会。 

 他严肃的看着三位社长。 

 “事情很急,我就不和大家客套了。” 

 “让大家尽快签订保密协议,公司要进行为期半年的封闭式管理。” 

 嘉本隆正三人面面相觑,但嘴上丝毫没有耽搁。 

 异口同声的大声回应,“是,会长大人!” 

 青年继续急匆匆的说:“嗯,我给大家一天的时间处理私事。” 

 “规矩还是按照之前来。” 

 “家人可以一同留下,不留下的公司会找人帮忙监督。” 

 为了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星海投资每次封闭式投资,都会雇佣专业人员监视员工们的另一半。 

 防止员工在感情方面出现不稳定事故,进而影响到星海投资的流畅运转。 

 当然,说是监视,更多的还是主打陪伴。 

 比如说,将员工们的家人组织到一起,学习一些比较文艺的技能——插花、茶道。 

 或者是一起外出旅游、远足。 

 总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员工家人有事做。 

 这样就算另一半不在家,也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当然,活动男女是分开的。  很多时候,家贼更为难防。 

 “明白!” 

 “好,散会。” 

 说完,竹下雅人带头离开,他现在有很多工作要处理。 

 “嗨!” 

 目送自家会长离开后,长泽正夫看了看公司里第二聪明的菊野晋次。 

 “菊野桑,这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吗?” 

 菊野晋次无语的挑了挑眉,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大大咧咧的监察部负责人。 

 “啧啧,你昨晚和今早,没看新闻报纸吗?” 

 长泽正夫不好意思的两声,“那个,抱歉,我昨晚有事,今早还没来得及。” 

 “你呀你呀,问社长吧。” 

 听同事这样说,长泽正夫只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顶头上司。 

 嘉本隆正没藏着掖着,简单的说:“昨天中东爆发战火,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啊,入侵科威特?” 

 长泽正夫傻了,没想到伊拉克这么脑残。 

 中东那几家小国,可都是受美国保护。 

 伊拉克怎么敢的? 

 “那我们,是要卖股票保护资金安全吗?” 

 对于石油危机,长泽正夫有着极深的印象。 

 自己老东家山一证券,就被石油涨价引发的危机重创过。 

 星海投资这么好,他不希望出现任何问题。 

 “别瞎想了,这些是会长需要考虑的,我们只负责执行就好。” 

 嘉本隆正和菊野晋次两人稍微猜到点什么,但都不准备泄露。 

 万一影响到会长的大计,死一万次都不足惜。 

 “有道理,会长那么聪明,一定可以解决。” 

 星海投资这个日本,乃至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私募对冲基金再次全力运转。 

 很快,那些紧盯着星海投资的金融公司和中介公司,纷纷收到这一消息。 

 美国80年代对冲基金三巨头,也因星海投资的变化齐聚一堂。 

 老虎基金创始人罗伯逊坐在沙发上,惬意的抽着雪茄问。 

 “你们猜,星海投资突然异动,是要做什么?” 

 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不屑的冷哼一声。 

 “还能是什么,石油呗。” 

 斯坦哈特基金创始人斯坦哈特不太确定的问。 

 “是吗?可是没听过星海投资,有在大宗资源方面进行投资啊?” 

 索罗斯对于星海投资乃至竹下雅人研究最多,他非常肯定的说。 

 “没进入过不代表不进入,这么好的机会,谁都想掺和一把。” 

 “嗯,有道理。” 

 罗伯逊很认可,因为他也准备借机捞一把。 

 虽然90年代,量子基金的索罗斯更为知名,但实际上,帮凶罗伯逊赚的更多。 

 “我们要不要,来一下狠的?” 

 索罗斯对竹下雅人非常仇视。 

 一方面,竹下雅人在金融领域的知名度比他高。 

 另一方面,则不得不提他的一次失败。 

 1987年,索罗斯判断日本股市已经到顶。 

 结果很明显,喜欢做空的他赔的一塌糊涂。 

 竹下雅人则是相反例子。 

 靠着成功判断87股灾,声望扶摇直上,同时还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