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机会来了!
“很好,但也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质量。”如果说泰国是小灵通技术的样板工程,那么中国就是最终的目的地。
一旦出现问题,很影响小灵通的发展速度。
“请会长放心,我们的人一直都在紧盯着工程,有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解决。”
小野健次心里很清楚,星海通信需要依靠小灵通的业绩才能发展壮大。
所以他直接将公司副手派到中国总揽全局,并且自己也经常前往中国视察。
他不允许,中国的小灵通项目有严重事故。
“就是要保持这个态度,打造好我们最大的小灵通基地。”
“是,明白。”
小灵通很重要,对3g的探索同样重要。
因此细致了解完自家的小灵通产业后,竹下雅人便迫不及待的询问公司对CdmA技术的发展。
“我们已经是CdmA技术的领头羊,很多方面甚至超越了高通。但在部分核心领域,我们依旧差高通很多。”
高通研究CdmA通信技术的时间很早,早在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进行。
星海通信是九十年代成立的新公司,虽然背靠星海集团这跟超级大腿,但在很多地方依旧不如老牌巨头。
当然,高通领先的也不多。
毕竟在投入上,星海通信可以甩高通几条街。
竹下雅人也知道,因此反而笑着柔声安慰。
“这样啊,没关系,不如别人那继续加大投入。”
“继续加大投入?”
“没错,继续加码。”
不就是钱嘛,星海集团从来不缺。
青年需要自家在通信领域和高通达到同一层次,他可不想未来受到各种限制。
两人聊着聊着,时间就来到了饭点。
这一次,竹下雅人没有选择停留,而是返回集团总部。
他下午有事,不能耽搁太多的时间。
“罗杰斯桑,是有什么事吗?”
竹下雅人在总部食堂买好午餐后,有些诧异的看着突然坐到自己对面的集团第一副社长。
什么事这么急,都不能等自己吃完饭。
“是有点事,下午有时间吗?”
罗杰斯不是很想在吃饭的时候问自家会长,但没办法。
青年这些天基本都不在集团总部,今天好不容易碰到,自然要牢抓紧时间,免得自家会长又突然出门。
“有啊,下午我不准备出去。你有什么事吗?”
“这样啊,那还不急。会长您先吃,我们待会再聊。”
“ok,那就定在下午三点,地方就是我寝室。”
“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
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业务已经成为星海投资的囊中之物。
东芝的闪存芯片产业就算依旧崛起,也很难达到前世高度。
确定好投资目标后,高盛一行人这才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很快,成立合资基金一事就表决通过。
不过在投资额度上面,大家再起争执。
激进的想要额度拉满,保守的则想要看情况增加。
这可是80年代末的10亿美元,对于高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
“就5亿美元吧。”
首席执行官约翰是支持10亿美元投资的,但考虑到公司平衡,最终选了个稳妥的数字。
钱确实少一点,关键是安全。
高盛公司连续一星期高强度开会,竹下雅人这边也没闲着。
他需要监督公司几位管理,处理掉湾湾股票。
里边涉及到他自己,以及公司员工血汗钱,必须最为重视。
“怎么样,好处理吗?”
嘉本隆正操控着电脑头也不回的应道:“比较简单。那边的每日成交量有数千亿日元,我们的资金很容易隐蔽。”
“那就好,早点撤出,然后我给大家你们放长假。”
另一边同样忙忙碌碌的菊野晋次偏过头插话问:“哦,真的吗?”
“当然,不过你们两位只能轮休。”
“每个人半个月假期,谁先谁后自己决定。”
竹下雅人有很多事要忙,不能一直在星海投资监督。
所以公司必须留一位,负责股票交易的最高管理。
“我后面吧,这段时间菊野桑比我辛苦。”
“嗯,谢啦。”
菊野晋次了解嘉本隆正,知道他在这些事上很坚持,也就没有拒绝。湾湾股市的撤离同样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