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423章 新的筹划(第2页)

 撒钱,还是tm的撒钱。 

 “这样啊,那我的错,抱歉,抱歉。” 

 克林顿在面对金主的时候身段很灵活,并不介意私底下的口头道歉。 

 当然,这些话在公开场合是没有的。 

 毕竟是一国总统,还是全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总统,面子上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哪里,我也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应该先来一趟华盛顿的。” 

 竹下雅人很识趣,自然不会傻到接受,而是从自身找原因。 

 如此一来,两人就能你好我好的继续往下交流。 

 一番拉扯过后,竹下雅人很快话锋一转,开始夸耀起克林顿的政绩。 

 “信息高速公路政策真是太棒了,美国将在信息时代继续引领全球。” 

 “那是,我们美国是最棒的。” 

 说到自己的政绩,克林顿更加开心了。 

 他开始滔滔不绝的向青年倾诉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为美国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总之,我克林顿就是美国战后最伟大的总统。 

 竹下雅人自然不会打断总统的性子,时不时的还会逢迎两句。 

 “没错,雅虎能上市,就多亏了总统的通信战略。” 

 “是的,就是有您在我才对美国充满信心,对美股充满信心。” 

 没办法,有求于人,必然要卑躬屈膝。 

 晚上的宴会,竹下雅人开始同更多的投资人见面。 

 他们中有资深议员,也有铁打的吏员,更有几代都是政客的顶级政治家族代表。 

 “请放心,我们星海基金始终保持着顶级水平。” 

 “放心吧,我们可是重仓持股微软和英特尔。” 

 自星海软件将操作系统授权给微软后,微软就开始在整个西方世界大杀特杀。 

 1995年,市值猛增到500亿美元,全美排行第十。 

 而今年,虽然才到4月末,但微软的市值已经突破700亿。 

 至于英特尔,增长速度比微软还要迅速。 

 去年前十还见不着,今年4月末市值就已经接近微软。 

 预计下半年,市值更是会轻松超越微软,年末千亿美元市值都不是问题。 

 有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已经足以让大客户们放心。 

 和民主党的一大堆老油条演完戏后,青年也没忘记共和党。 

 老布什和小布什,以及更多的共和党要员,都是他拜访的对象。 

 总之,外国巨头想要在美国行动,就不能得罪任何一家。  除了和大小势力打交道,竹下雅人也没忘记视察美国的公司和工厂。 

 尤其是饮料公司,更是他视察的重中之重。 

 因为单单是脉动能量饮料,每年就能为星海饮料贡献10多亿美元的利润。 

 除此之外,行李箱公司、服装公司等重点经营项目,也都是他考察的重点。 

 “很好,员工整体面貌还是很不错的。” 

 竹下雅人很满意自家工厂的美国工人,感觉和日本工厂没什么区别。 

 “主要是我们公司的政策好。” 

 星海集团执行按效率发放奖金的政策,你干的多,拿到的奖金就会多。 

 并且最关键的是,星海集团底层最少能拿到三成以上奖金。 

 不会出现大量干活,最后却仨瓜俩枣打发了的情况。 

 大家都是在为自己赚钱,自然就愿意多干一点。 

 最后的结果就是星海集团美国员工十分勤奋,很少有工作偷懒现象。 

 当然,大家的这份努力,回报也非常高。 

 月工资虽然只是微微超过同水平公司,但奖金和福利却高出一大截。 

 美国很大,东西南北跑一大圈差不多花了他半个月的时间。 

 日本的5月假期,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没了。 

 他是老板,自然无所谓,但不能忽略员工的感受。 

 因此飞机返回的路上,青年干脆站起来宣布。 

 “从明天开始,放假两周。” 

 竹下雅人话音刚落,立马引起一阵欢呼。 

 这么长时间的来回奔波,实在是太累人了。 

 很多人直接在心里决定,回去要大睡几天。 

 员工可以休息,竹下雅人本人可不行。 

 因为他突然想起,网景的股票还没有卖呢。 

 “嘉本桑,从今天开始网景的股票全部清空。” 

 “是,会长!” 

 见自家会长如此严肃,嘉本隆正明白,网景估计要完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网景现在已经在走下坡路。 

 没办法,它的竞争者是微软。 

 别说是网景,就是所有西方互联网公司绑在一起,都不会是微软的对手。 

 一招软件强制绑定,你该怎么用应对? 

 可以说只要政府不出面,谁都拿耍流氓的微软没办法。 

 “还有就是,我答应了菊野桑再给星海风投转账5亿美元,你记得早点打报告,然后我签字。” 

 “是,文件已经准备妥当。” 

 “ok,那就好。” 

 虽然青年可以直接打钱,但考虑到公司的健康运营,他还是不能越庖代俎。 

 星海风投想要申请巨额资金必须先向星海投资汇报,然后星海投资再向星海集团总部汇报。 

 这样一级压一级,集团才不会变乱。 

 聊完了国外,竹下雅人很自然的将话题引到国内。 

 “最近东京股市什么情况?” 

 “出现了复苏的痕迹,但我总觉得有诈。” 

 1995年到1997年上半年,日本股市出现了一波小复苏。 

 这一波复苏,主要是靠国内公司对海外的投资。 

 尤其是对东南亚、韩国和中国的投资,让许多日本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可能吧,既然你不看好,那我们就继续等待吧。” 

 “是,会长!” 

 星海基金很稳定,只有那么几件事需要处理。 

 星海通信就不一样了,正是要忙的时候。 

 “小野桑,我们在中国的一期项目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估计今年10月就可以上线,中国那边进度很快。” 

 小野健次每去一趟中国,就会感慨一下中国人的勤奋程度。 

 他仿佛是看到了战后不久的日本,充满着奋斗的意志。估计未来的日本,很难再见到如此优秀的品质。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处于贫困阶段的人只能拼命。 

 如果有选择,谁不愿意做个躺平族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