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234章 亚洲四小虎

  新年结束,东证正式开盘的第一天,股市就很不给面子的跌了。

  “德川教授,对于今天的股市情况,您怎么看?”

  “不过是技术性调整而已,没必要在意。”

  “日经225指数很快就会冲破4w点,攀升到5w点都不是梦。”

  “我们日本的经济天下无敌,股市还远远匹配不上。”

  德川明彦挥舞着手臂,声音中充满着自信。

  我的国这么厉害,股票跌一点根本无关紧要,很快就会重新涨回来。

  “狂信徒,真是可怕。”

  竹下雅人坐在沙发上,感慨的看着眼前疯狂鼓吹日本经济的大学教授。

  如果他不是穿越者,真有可能被那充满煽动性的话语说动。

  因为这位教授,是真的相信自己在电视上所说的一切。

  不仅自己早早抵押房屋贷款炒股,还带着家人一同炒股。

  因为进入的时间较早,确实赚的比较多,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抗住接下来的巨跌。

  如果不那么贪婪,最多吐出一部分收益。

  如果太过贪婪加多杠杆,不仅吃到肚子里的全部吐出,还会欠下天量债务。

  “会长,您也认为是技术性调整吗?”

  “你觉得呢?”

  青年看着自家秘书长,嘴角噙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反问。

  酒井惠子冷静思考十几秒,随后小心翼翼的回应。

  “嗯,我觉得,继续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央行几次加息,已经将大量资金吸引成银行存款,股市上的资金开始变少。”

  “更重要的是,会长您已经完成撤资。”

  酒井秘书刚开始也不清楚星海投资的具体事务,但时间已经这么久,会长撤资的事情已经在星海集团内部传播开来。

  绝大多数有在日股购买股票的员工,听到消息后都跟着青年的脚步撤退。

  但也有不死心的,依旧顽固守着手中的股票。

  酒井惠子属于前者,早早就撤资跑路。

  他相信自家会长,远胜过所谓的专家。

  “很不错,既然如此,那就相信自己的判断。”

  现任央行总裁三重野康,认为日本股市和楼市泡沫巨大,必须要下狠手。

  因此从去年6月,央行便开始激进加息。

  单单是加息还好说,日本股市还抗的住。

  毕竟股市上的收益,要远远超过银行利息。

  更要命的是,央行下令收缩放贷业务。

  以前那种什么都没有,同样可以轻松进行贷款的时代,再也不会出现。

  这完全是一记绝杀。

  当下的日本股市是个投机性很强的场所,需要天量资金不断推高支持。

  有点类似于日后的中国房地产行业。

  一直涨,很多人都会选择贷款购买,就算是还贷困难,也要强行上。

  不涨了。

  那么很多人就会选择观望。

  观望的人多了,房地产公司就会遭不住,率先选择降价。

  慢慢的,房价下降就逐渐变成大势所趋。

  股市也是同样原理。

  随着资金量的变少,日本股市已经出现支撑不下去的征兆。

  很多资本都预感到不好,一边在电视等媒体上鼓吹民众继续加大力度,一边偷偷进行撤退。

  可以说,日本央行的种种强硬策略,确实有力打击了股市的投机行为。

  至于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央行完全没有预料到。

  他们简单粗暴的认为,日本股市下跌,企业就会重新回归传统的制造业。

  大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也会重新增多。

  可惜,事务的发展根本不会这么简单。

  大多数企业,都会被这次股灾吓破胆。

  别说是研发投入,就算是市场投入都开始缩减。

  日本企业变得更喜欢储存大量现金,而不是投入到研发之中。

  活下来,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存储大量资金对于企业个体很好,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

  然而这种事,会严重阻碍国家发展。

  因为市场上金钱数量有限。

  公司储存的太多,市场流动性就会大大减少,产生通货紧缩。

  同时,公司对研发方面的投入也会不足。

  这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

  因为传统行业发展缓慢,不需要进行太多投资也可以获得超高收益。

  但对于新兴产业,经营保守却十分致命。

  新兴产业,尤其是当下日本占优的半导体新兴产业,是一个周期性波动很强的行业。

  通常都是大赚几年,又亏损几年。

  半导体公司需要的是,赚钱那几年拼命生产积攒更多资金,然后在亏损那几年大规模建厂。

  这样完成建厂的时候,就会赶上行业赚钱周期,从而赚取更多钱财。

  三星电子和台积电,就是这一领域的高手。

  因此这两家公司在半导体世界的地位,不断上升。

  日本则是反面例子。

  因为被股灾吓坏了,所以遇到半导体下行周期,根本就不敢更多投入,害怕亏损倒闭。

  因此日本的半导体市场,很快就被韩国湾湾瓜分,就连美国都饱餐一顿。

  当然,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溃败,也有丧失终端消费市场的因素。

  20世纪后半段,日本的电子产品行销世界。

  日本的半导体公司,也借此实现高速发展。

  21世纪,日本的电子产品走向没落。

  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销量都沦为其它选项。

  半导体产业没了电子产品的支持,走向没落也是一种必然。

  欧洲其实也是类似情况。

  随着西门子、阿尔卡特、飞利浦、诺基亚等公司,陆续退出消费电子市场。

  欧洲的半导体产业,也逐渐走向消亡。

  韩国则是另一个场景。

  因为三星、Lg等公司在消费端电子市场的崛起,半导体产业很快成为国家支柱产业。

  至于湾湾半导体产业,则是美国电子产品走强的结果。

  美国的电子品牌在21世纪重新崛起,从日本手中夺回世界第一位置。

  但美国的人力成本太高,只能将产业放在附庸地。

  这一块湾湾做的最好,因此将代工业务交给湾湾。

  不过这一世有竹下雅人,日本消费端电子产品很难完全没落。

  因此日本半导体产业链,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当然,像现在这样一枝独秀是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