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399章 艰难的选择

出于对任正非的尊重,竹下雅人早早来到楼下接待。

随后在他下车的一瞬间,立马走上前自我介绍。

“欢迎欢迎,初次见面,我是星海集团会长竹下雅人。”

“你好,你好,初次见面,我是华为总裁任正非。”

任总的态度不卑不亢,并没有因两家公司巨大的差距产生自卑的心理。

自小梦想是能吃饱饭的他,已经经历过无数风雨,前方也再没有能让他胆怯的存在。

两人互相完成简短的自我介绍后,紧接着便是将自己一方的成员向对方介绍。

尤其是任正非,介绍的非常仔细认真,展现出他对自家员工的尊重与爱护。

可能这就是他能赢得众多科技人才青睐的重要原因。

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是很多领导不具有的东西。

现代刘备,名不虚传。

竹下雅人的办公室室不够大,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因此他内田美穗的安排下,一行人来到会长办公室旁的小会议室内。

这里也是星海集团最高层领导开会的地方,整体布局十分的舒适惬意。

“任总,真是不好意思,你们来这么长时间了,结果直到今天才正式见面。”

“哪里,哪里,竹下会长你客气了。星海集团这么大规模,你作为负责人肯定很忙。”

“再说了,当初邀请我们的是星海通信。竹下会长你作为总公司负责人,能接近我们就已经是我们的荣幸。”

喝茶环节,两个人又开始互相说些客套话。

一方面是真心觉得如此,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聊天的方式拉进彼此的距离。

双方太过陌生,总觉得不好谈事情。

双方就这样来回客套了两三分钟,才由竹下雅人率先打破这一循环。

“说起来,我很早就想投资华为的。早到你们研发出jk1000数字交换机却遭到痛击的时候。”

“不过考虑到失败可以给公司带来的成长好处,我最终选择在暗中观察。”

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失败的经历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华为也正是有了这份失败的糟糕回忆,养成了重视服务、重视技术创新的风潮。

如果没有这次失败,估计华为还会是那种小作坊模式,根本注意不到质量的重要性。

可以说这次失败,算是彻底打醒了任正非。

“这,竟然还有这种事,早知道我就不去借高利贷了。”

“不过也多亏了小李和小郑,我才能避免跳楼。”

任正非心里不是很信,但依旧满是感慨的应和着往下说。

jk1000研发失败后的遭遇,他这辈子都不想经历第二次。

实在是太痛苦了,也太折磨人了。

“放心吧任总,你是不可能跳楼的。就算再次失败,你也会咬紧牙关继续奋斗。”

“你可是无畏的战士,永远都不会被困难击倒。”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任正非极其的坚韧不拔,别说是一两次失败,就算是十次百次也不会屈服。

除非某一天他死了,或者是老的不能动了,才会停止拼搏。

“是吗,可能吧。”

任正非笑了笑,没想到异国他乡竟然还有人懂自己。

不过此时,他是真的有点相信眼前之人一直在观察自己和公司。

虽然主要目标是任正非,但竹下雅人也没忽略郑宝用和李一男等华为重要人才。

尤其是李一男,这位和郑宝用一样,都是解华为于水火之中的英雄人物。

他主导研发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让华为走出了jk1000失败的阴霾。

自此以后,华为也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

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业务已经成为星海投资的囊中之物。

东芝的闪存芯片产业就算依旧崛起,也很难达到前世高度。

确定好投资目标后,高盛一行人这才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很快,成立合资基金一事就表决通过。

不过在投资额度上面,大家再起争执。

激进的想要额度拉满,保守的则想要看情况增加。

这可是80年代末的10亿美元,对于高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