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290章 灰暗中的喜讯

 既然答应了校长们的请求,春节过后,竹下雅人立马将去年制作好的扩招内容发给公司高层。  其中主要目标是星海科技、星海高科、星海生活,以及还未集团化的操作系统、通讯设备、软件工程等方面负责人。 

 至于星海娱乐,以及星海资本只是凑热闹的。两家公司扩招的人数加在一起,才勉强超过200人。 

 单单是发给大家还不行,青年又将大家叫到一起开会。 

 “一家公司,单单是赚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当下日本大学生就业困难,我们集团就要展现出奉献精神。所以我没做太多考虑,直接答应了各大学校的请求,扩招8000多大学毕业生,以及1万左右的社会岗位。” 

 “大家一定要发扬精神,尽可能在我规定基础上多招收人手。” 

 “当然,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更大规模招聘。一定要事先设计好,尽可能补充进公司需要的岗位。” 

 “星海高科、星海科技不一直说人手不足吗?还有正跟在高通后面研发cdma技术通讯项目小组,不也一直喊缺人吗?” 

 “这次公司给你们机会,全部给我补足人手,尽量将公司所有产品做到世界顶级。” 

 cdma技术才刚刚展开,高通也没多少核心专利。星海集团现在大手笔进入,最少也能分得高通三分之一蛋糕。 

 如果真的搞出绕不开的基础性专利,甚至有机会分得更多。 

 竹下雅人可不希望,自家公司在cdma技术上面被高通卡脖子,成为高通的赚钱机器。 

 听到自家会长那严肃而威严的声音,大家知道青年是玩真的。 

 每个人都正襟危坐,不敢向平日里开会那样轻松惬意。 

 必须扩招,满足会长的最低需求。 

 实在不行,就将招来的新员工重新培训,改造成计算机、电子等工科方面员工。 

 是的,就是要改造后重新进行培训。 

 没办法,各大学失业的重灾区就是文理科学生。尤其是文科方面学生,更是严重拖学校后腿。 

 扩招的部分,也主要针对文科方面学生,以及部分理科学生。 

 当然,这是1993年,日本科技行业整体还在进步。 

 等到1995年之后,什么科都不管用了。 

 学工科的同样大把失业,并且学历越高越惨。 

 很多博士生只能拿着微薄的工资在学校当临时教师,渴望有一天能成功转正。 

 多微薄呢? 

 每年200万出头薪水,日本贫困线附近徘徊,都不如那些打零工的高中毕业生。 

 要知道日本平均工资是在400万日元以上。 

 就算是最最普通的服务员,年工资至少也能达到250万。 

 博士生工资不如最底层的服务生,要不是后来真实发生,没人敢相信这一切。 

 简直魔幻。 

 更惨的是,后来日本经济持续不见好转,政府对高校的拨款进一步减少。最后政策一刀切的直接规定,临时教师取消转正机会。 

 就这样高学历贫困,逐渐成为日本社会一个专有名词。 

 它和女性贫困,一起成为日本就业冰河期两大特殊现象。 

 只能说这个世界太疯狂,高学历也能成为贫困的原因。 

 会议结束后,郭士纳拿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名单找到舛冈富士雄。 

 “舛冈桑,日本大学生就业情况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是的,我母校今年就有人求我多招几个研究生、博士生。” 

 舛冈富士雄想到老师的请求,最后也不得不跟招聘那边打招呼。 

 人只要还生活在俗世,就免不了各种圈子和人情往来。 

 “是这样的,咱们会长考虑到大学生就业困难,准备让集团再多接收8000以上大学毕业生。” 

 郭士纳露出委屈的表情,希望能借此表明自己的无奈。 

 “这么多?” 

 “是的,就是这么多。” 

 “那我想想。” 

 舛冈富士雄很能体量别人,他没有想过埋怨会长和社长。 

 “这样不行,这样也不行。嗯,还是不行?” 

 舛冈富士雄左思右想,也感觉塞不下8000多新人。 

 太多了,根本管理不过来。一口气都招募到实验室,简直是在坑人。 

 郭士纳这时注意到,自己的话貌似有歧义。 

 他连忙打断舛冈富士雄的思考。  “不是我们公司8000多人。是整个集团一共扩招8000多人,其中我们星海科技4500多人。” 

 “这样啊,那应该没问题。单单是星海电子和星海芯片,今年就可以再容纳3000人。其余1500人,星海晶圆、星海制造、星海硬件等公司一分,很容易消化掉。” 

 “嗯,那就好。” 

 郭士纳长舒一口气,然后想起会长不久前说的话。 

 “会长说了,如果公司能增加人数就尽量增加,现在这只是保底名额。” 

 多招募一位学子,可能就是在挽救一个家庭。竹下雅人希望星海集团以后被人提及就竖大拇指。 

 “嗯,没问题,我会尽量确定好科研方面人数的。” 

 “好,我们文职这边也会再扩招一些。” 

 星海科技也有文职岗,但数量不多。并且很多文职,都是由理工男转变来的。 

 这也是星海科技的特色,由理工科毕业生主导。 

 当然,星海科技的最高层,文理的力量大致相当。 

 一方面是太过理工,风格很容易变得冷酷,失去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是容易形成只注重技术创新,忽视市场发展。 

 当然,公司由文科主导也有许多坏处。 

 最典型的就是公司不注重技术创新,以及太过追求利润。 

 两者合二为一,互相促进着发展才是最大的道理。 

 星海科技这边因竹下雅人的一道命令忙忙碌碌,星海生活同样如此。 

 松本制造这边大体确认,能扩招的比较少。星海食品、星海服装两大子公司就不一样了。 

 星海食品旗下的脉动能量饮料在全球极速扩张,需要招募大量员工。 

 本来小林博明是保守进行,但现在会长有要求,他自然要按照比较乐观的规划招人。 

 星海服装也是,因为极简主义潮流的推动,公司旗下同名品牌获得最大程度曝光。 

 不仅在日本大受欢迎,在欧美地区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