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312章 进展速度(第2页)

 后世的游戏产业,其实也是如此。 

 研发1个亿,宣传2个亿。 

 肚子里的干货全部掏空后,竹下雅人施施然的离开松本制造。 

 他还有更多要紧的事务,来松本制造更多是一种习惯。 

 刚才的奢侈品发展战略也是脑海中灵光一闪,根本没有任何计划和布局。 

 至于结果,他处于很无所谓的状态。 

 星海集团已经大量入股lvmh和开云集团,奢侈品行业无论怎么变,公司都可以从中捞一大笔。 

 回到自己办公室,竹下雅人看着秘书长酒井惠子。 

 “ibm已经开始牵头整合电脑接口了吗?” 

 “是的,ibm总裁给我们发了邀请函,邀请我们公司一起讨论接口模式。” 

 “没问题,立马回复郭士纳总裁,我们会按时前往。” 

 “嗨!” 

 就在酒井惠子准备去回复的时候,青年突然叫住她。 

 “等等,先将通知告诉星海科技的钱伯斯社长,然后让他决定如何去做。他才是星海科技负责人,我们要做的是协助。” 

 电脑格式整合是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可以有效促进电脑产业的发展。 

 但对于单个公司的发展,他又没那么重要。 

 这种时候,青年很愿意帮助下属展示权威。 

 “是,明白!” 

 酒井惠子离开办公室后,竹下雅人嘴角露出开心的笑容。 

 因为usb格式统一后,星海集团将第一时间获得好处。 

 比如说u盘,就很适合在接口统一后拿出。 

 这个产品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将淘汰软盘。 

 同时u盘的出现,也会刺激自家闪存芯片发展。 

 想到u盘,竹下雅人又想到另外一个可以轻松赚钱的小发明。 

 “要不要现在就推出万能充?” 

 不过青年仔细想了想,最终放弃了这个诱惑。 

 现在移动通讯设备还不够多,最好是再等几年。 

 这些小发明可以等,但小灵通技术竹下雅人是真的不想等。 

 他坐车来到星海通信总部,径直走到会长办公室。  简单打过招呼,青年直接向星海通信佐佐木次郎社长说出自己的来意。 

 “是这样的,我想了解一下小灵通技术的发展进度。” 

 “进展非常顺利,预计明年3月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实地测试。” 

 小灵通属于落后技术,技术模式比较简单。如果不是ntt那边比较拖延,说不定今年就能测试。 

 不过也得益于技术的落后以及ntt不重视,星海集团才能轻易拿到小灵通关键技术。 

 两家合资组建的小灵通通信设备公司,也由星海集团占据绝大对数股份,高达75。 

 至于小灵通手机相关专利,星海集团甚至实现了100独占。一旦小灵通在发展中国家热销,自然能吃掉最多利益。 

 “很好,研究方向一定要突出我们的技术优势。” 

 “通信设备便宜、小灵通手机便宜、通话费用便宜。” 

 “总之,我们就是要利用价格优势,在移动通信市场分一杯羹。” 

 其实小灵通对于星海集团的最大意义并不是赚钱,而是刺激旗下芯片产业的发展。 

 如果小灵通产业链的全部芯片都来自星海集团,集团内发展一般的芯片,也可以快速膨胀到世界一流水平。 

 此外,小灵通也有利于晶圆代工产业发展。 

 因为晶圆代工产业需要大量的练手才能不断进步,而小灵通高速发展后,可以为星海晶圆提供大量芯片订单。 

 “会长请放心,我们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佐佐木次郎作为公司社长,自然也十分清楚小灵通技术的优点。 

 为此,他直接要求公司将小灵通手机换成塑料外壳,极力压低生产成本。 

 手机要大几万日元,甚至十几万日元,几十万日元。我们的小灵通只要两三万日元。 

 至于手机话费,更是直接砍掉一大半,以拿下更多下沉用户。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电话信号问题,手机其实并不是小灵通技术的最大受害者,只能发短信的bb机才是。 

 后世小灵通出现后,bb机产业迅速被历史淘汰。 

 小马哥所在的润迅,就是bb机公司,这一世估计会更早淘汰。 

 因为青年已经决定,小灵通可以上市之后,立马就和中国电信相关公司谈判。 

 早一天在中国发行,就能早一天赚钱。 

 “很好,就是要有这股舍我其谁的气势。” 

 竹下雅人很满意,然后笑着拍了拍收说:“技术成熟后立马告诉我,到时候我会安排一些电信巨头体验我们的小灵通。” 

 “嗨,明白!” 

 星海集团,基本完成在发展中国家的布局。 

 无论是东南亚还是南美洲,星海集团都有当地电信巨头15以上股票。 

 这些股票可以轻松影响它们的决策,助推星海手机和小灵通产业的发展。 

 小灵通技术代表现在,但更重要的还是cdma技术。 

 他坦然说道:“对于cdma技术我不懂,但我知道企业发展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所以公司主要走高通路线。” 

 “至于欧洲的技术路线,我们主要以了解为主,研发上的投入不需要太多。” 

 西欧的力量太过分散,就算短期领先最终也会失败。 

 因特网就是典型例子,明明欧洲的更加先进,也有更多国家选择支持。 

 但笑到最后的,依旧是美国。 

 国家一多,就容易出现各种争吵,拖延技术进步。 

 后世为什么中国能在通信技术领域后来居上和美国抗衡,靠的就是只有一个声音。 

 至于日本,确实也只有一个声音,但体量不足,难以研究出全球通用标准。 

 “是,我会逐步调整资源的分配。” 

 “嗯,但这样还不够。这样,公司每年再投入500亿日元,加大高通路线的研发进度。” 

 星海通信起步较晚,想要超越高通必须砸更多的钱。 

 他可不想未来被高通勒索,每年都上交大笔费用。 

 “嗨,谢谢会长!” 

 佐佐木次郎很开心,公司又有大把研究经费可以使用,不用再头疼那些每天都来念叨经费不足的科学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