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324章 加码LED

 因为担心自己暴露,刚才那些上厕所的都是托,竹下雅人去了多所厕所偷听。  最后发现聊到食堂的时候,都没有涉及到食堂是在应付上级。 

 “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不过为了确保真实,明天还是通过检查系统了解一下。” 

 各个公司,都有来自总部的密探。他们平日里照常工作,然后每周汇报点公司日常情况。 

 然而就算如此,星海集团也颇多贪腐问题。 

 星海电子上一任社长,就是因为涉及到这些退到会长岗位。在公司没了决策权,一两年后就会悄无声息离开。 

 其实青年很想开掉那位前任社长,但实在是太难了。日本独特的终身雇佣制,就算员工贪腐也很难处理。 

 最多是收回资金,然后发配到犄角旮旯地方。 

 想到贪腐问题,竹下雅人离开星海制造后,立马对酒井惠子和内田美穗吩咐。 

 “你们俩明天上午收集整理一下今年的招聘信息,我下午用。” 

 眼下日本大学生就业困难,他担心有员工里应外合,搞出收钱帮忙入职的把戏。 

 “是,会长。” 

 两人齐声回应。 

 参观完星海制造,下一站是位于东京的星海液晶实验室。 

 这里将会是星海科技又一家子公司的诞生地,帮助星海电子解决手机和电脑屏幕问题。 

 简单客套一番后,竹下雅人随口问:“led背光技术,现在有头绪了吗?” 

 lcd,也就是液晶面板技术的进步,同样依赖中村修二发明的蓝光led。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的日亚化工可以在短短几年时间,成为日本数一数二的光学方面巨头。 

 蓝光led的使用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至于为什么红绿蓝三原色,唯有蓝光led获得诺奖。 

 主要是从研发难度考虑和作用考虑。 

 红绿led的研发非常简单,类似于人们修个小木屋。只要学过一些,就可以很快实现。蓝光led则是类似于建一座摩天大楼,难度直接是另一个尺度。 

 “还在实验中,需要的时间不太确定。” 

 实验研究,就算做到最后部分都很难保证时间,更不用说现在才刚开始。 

 星海液晶实验负责人小泉刚不敢打保票,只能含糊回应。 

 “这样啊,中村桑有思路吗?” 

 竹下雅人感叹一句,然后将目光看向日亚化工和星海科技联合组建的,东京led实验室负责人中村修二。 

 液晶背光技术需要led灯珠支持,而这方面的最高权威就是中村修二。 

 如此有利的条件,青年自然不会坐看液晶实验室自己一家埋头苦干,早早开始了联合研发模式。 

 “我还在尝试,具体要多少时间暂时无法确认。” 

 虽然有了蓝光led,白光led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但这个时间具体要多久,真的无法确认。 

 上一世用了3年,不知道这一世要花费几年。 

 “了解,那集团再投入一个亿,不知道够不够?” 

 “够了够了,我们的经费已经非常充足,请会长放心,我们一定早日研发出新的液晶背光技术,从而超越夏普和日立。” 

 “很好,就要有这股精神。” 

 90年代中期,正是日本液晶面板实力最强的时候。夏普、日立等公司,垄断着全球90以上市场。 

 如果星海集团能追赶上这些头部巨头,就可以实现手机和电脑主要零部件全自主生产。 

 他不想将来为了星海手机的发展,也像前世小米雷布斯那样,无奈前往面板公司低头道歉。 

 实验室的经费要充足,面板生产线的组建则没有那么重要。 

 一来,星海集团在液晶面板领域还是二流水平。 

 二来,日本液晶面板行业,也遇到了和半导体存储产业类似的问题。 

 美国已经开始对日本面板厂商出重拳,并有意扶植韩国抢夺液晶面板市场。 

 同样的,日本面板产业也将迎来和存储芯片类似的命运。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市场,就是很容易沦为砧板上的肉。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下液晶显示技术还不成熟,容易出现投产就落后的局面。 

 星海集团没必要现在就自讨苦吃的杀入这一行。最好是在日本公司溃不成军的时候,走出来收拾残局。 

 虽然不懂液晶面板技术,但为了体现对面板产业的重视,他还是足足待了一下午时间。  主要就是和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们聊天,鼓励他们大胆去做,公司会给大家兜底。 

 同时也利用言语和表情暗示他们,可以去几家公司小规模的挖下墙角。 

 技术进步的一大捷径,就是挖先进公司的墙角。 

 第二天上午,竹下雅人开始视察星海生活。不过这一次,他只带了酒井惠子一人。 

 至于培养中的内田美穗,在做青年交代的招聘相关事情,算是对她能力的小小考察。 

 光有发现的眼光是不够的。想要成为他的秘书长,还需出类拔萃的信息搜集能力。 

 两个人已经很熟,竹下雅人便在办公室放松的翘着二郎腿问:“小林桑,松本制造在旅行箱以外的箱包市场,现在进展怎么样?” 

 小林博明没有自家会长那么自如,但也语气轻松的说:“公司研发的几款产品,目前只在中高端市场小规模投放,成绩还算不错。” 

 “不过这份人气有没有掺水,我们不是很清楚,所以接下来,公司依旧是采取小步快跑模式。” 

 一点点扩大产量,不断试探人们的接受程度。得到最真实有效的数据后,公司在大规模生产。 

 避免浪费,也避免品牌形象被糟蹋。 

 风雅和疏影旅行箱的市场确实在萎靡,但每年也能为公司带来数亿美元利润。 

 一旦品牌形象破坏,成为别人口中的积压产品,两大品牌搞不好利润全无。 

 没有逼格的奢侈品,是不会有人花钱买的。 

 “行,你心里有决定就好。” 

 品牌自营暂时不是竹下雅人的关注重点,他语气微微有些深沉的问。 

 “对奢侈品牌的收购,现在进展如何?” 

 “目前还在收股票埋伏阶段,预计明年年中展开行动。” 

 各国股市基本都是5股份触发通告,所以想要隐蔽的收购一家公司,基本都是委托投行完成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