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393章 物流和基建(第2页)

 竹下雅人询问下属的时候,突然想到后世许多手机的标配——双卡双待。 

 这一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两个手机号,将家庭和工作分开。也可以选择手机号+存储卡的模式,增加手机的存储容量。 

 可以说,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工作与生活。 

 “嗯,算了,这个还太早。” 

 不过很快,双卡的概念就被竹下雅人在心里毙掉。 

 现在很多人连手机都没有,没必要搞双卡模式,需求不是很大。 

 “行啦,可能大家一时之间确实想不出。” 

 竹下雅人回过神来后又等了众人几分钟,结果大家依旧在冥思苦想。 

 他懒得继续等下去,便直接吩咐说。 

 “今天的讨论就先到这里。下个星期三我们再继续。” 

 手机的事情中场休息后,竹下雅人将小林博明叫到自己在总部的办公室。 

 “我准备成立一家单独的物流公司,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专门的物流公司?” 

 “是的,类似于宅急便那种独立运营的物流公司。” 

 星海集团这么大个公司,自然有自己的物流部门。 

 不过星海集团旗下各公司的物流部门,都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甚至子公司的子公司,联系也不是很多。 

 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一定的资源浪费。 

 竹下雅人准备在明年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组建独立运营的物流公司。 

 当然,独立运营物流公司的出现,不代表要废掉企业传统的物流体系。 

 只是以后各大子公司那些鸡肋运输业务,都会交给新的物流公司来做。而这个新的物流公司,竹下雅人想暂时安排在星海生活旗下。 

 “如果要我推荐的话,我觉得松井民泰很不错。” 

 “在松井桑的努力下,星海服装的运输成本只有同类公司的85。” 

 “哦,便宜这么多?”  运输成本节约15,对于一家服装公司绝对是不得了的成就。 

 毕竟星海服装的整体性质摆在那里,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 

 如此一来星海服装的成本就会更低,也更容易扩大市场份额。 

 “是的,松井桑是我见过做物流最厉害的人。” 

 “这样啊?” 

 小林博明如此推崇,青年决定给松井民泰一个机会。 

 不过为了试试他的成色,竹下雅人决定在明年将其和星海电子的物流负责人职位对调。 

 如果确实有能力,那么正好可以帮助星海电子提高物流体系运行效率。 

 如果能力不行,也能避免他耽搁新物流公司发展。 

 心里有了决定后,竹下雅人干脆说出。 

 “没问题。不过我要在明年先考验一下他,将他调到星海电子工作一段时间。” 

 “是,会长。” 

 小林博明答应的同时在心里碎碎念。 

 “松井桑,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希望你在星海电子,也能展现出同样的才华吧。” 

 小林博明很欣赏松井民泰在物流方面的才华,但他也不知道其在电子领域会有这样的表现。 

 能在不同类型公司都风生水起的人,可是精英中的精英。 

 除了星海生活,竹下雅人其实也准备在星海科技、星海通信组建独立经营的物流公司。 

 不过这两家公司的独立物流运营计划,青年准备等星海生活这边成功了再进行。 

 项目一下子做太多,容易贪多嚼不烂。 

 聊完物流公司的组建后,竹下雅人开始下一个话题。 

 “星海建筑那边,明年有没有什么新的规划?” 

 “粗浅的方案已经有了,可能需要兄弟公司的帮忙。” 

 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为了提振经济开启的大基建,预计将在明年结束。 

 星海建筑能拿到的工程项目,很快就会大幅度削减。 

 没那么多工程,自然没法养活大基建时代扩招的新员工,只能让他们换个公司换个岗位。 

 “哦,星海生活的新增岗位都不够用?” 

 “是的,大概还有2万人没法安排。” 

 星海生活每年新增的岗位非常多,单单一个星海食品就要新增上万人。 

 但星海生活其余几家公司招人再多,也填不上基建结束后星海建筑的窟窿。 

 曾经工程项目抢的多开心,此时就有多痛苦。 

 不过星海建筑还不是行业里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日本新入行的建筑公司。 

 它们承接着最艰苦,赚钱最少的外包工作,却面临第一波就要倒闭的风险。 

 至于老牌大公司,则不会有这些问题。 

 因为它们并没有在日本大基建时期盲目扩招员工,许多非核心项目都是外包给其余公司赚中介费。 

 星海建筑背靠星海集团,虽然是行业新手也可以玩这一套,但星海集团正处于扩张时期,能在结束大基金后消耗掉这部分员工,也就没玩这些小把戏。 

 “行,那你联系斯卡利和小野健次,他们那边应该可以。” 

 星海科技和星海通信都有属于自己的制造工厂,并且对于工人的需求一年比一年多。 

 尤其是随着小灵通的热销,两家公司都在拼命扩招。 

 这可是在发展中国家足以媲美手机行业的大市场,2万工人根本不够用。 

 当然,星海科技和星海通信主要是在中国招人,日本这边的工厂没有那么多。 

 但就算如此,也足以将2万人塞下。 

 “嗯,这下就没问题了。” 

 “那就好,星海集团可不能出现大规模裁员。” 

 一名建筑工人后面就是一个家庭,星海集团立志要做负责任的大公司,就不能出现因业务调整让员工大规模失业的情况。 

 当然,这一模式只有家大业大的公司玩得起。所以星海集团也不会拿出去宣传,免得招惹麻烦。 

 不过星海集团不宣传,有心人也能看到。 

 因此星海集团在人才方面的招聘,也将一年比一年有优势。就算星海集团工资低一些,估计大家也更愿意加入。 

 为什么眼下日本青年喜欢报考公务员,不就是图个工作稳定不失业吗? 

 “是,会长!” 

 小林博明心里很感动,再次为自己能加入星海集团感到骄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