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第一深情 作品

第7章 法事

 《道人规》第九条:非一观之主,不可偷念秘咒,不可偷食斋法。

 …

 响晴白日,万里无云。

 绣着“禳灾祈福”“风调雨顺”金字的两大幢幡,随风飘卷。

 弘目观,小道场中。

 一场小规模的祈福法事,正在进行。

 咚咚咚!

 铜钟长鸣。

 笃!

 笃!笃!

 “水灵天禄,角壁升雨~箕豹起,亢蛟舞~

 “五星起阳庭,丰窿居坎所~

 “澍丹中,寸盈渚~”

 玉磬伴着节奏奇特、韵律缥缈的咒文之音,与种种五谷斋法材料播撒在地的“噼噼啪啪”之声,回荡在一起。

 竟是展现出特殊的节奏感来。

 土木搭起的丈高道坛上,鹤发童颜的弘闻道长一身道袍,通体金黄、绣蓝边、内衬红线,头顶玄色圆道帽,双目紧闭,一丝不苟,威严神圣。

 左手持法器铜铃,右手持未开刃法剑。

 脚踩特殊步法,身子舞动奇异姿态。

 每一步,每一动,完美应和四周钟声、磬声。

 身形望之,颇有仙风道骨之气。

 四周道坛下,站着服色各异的香客信徒。

 无一不显露虔诚,安静围观着。

 以往此类法事进行时,徐寅都不参与。

 要么是继续干杂务;要么只能站在院外,远远观瞧。

 但这次,他虽未站在道坛近前,却也是在院中围观,同许多白日闭目的同门站在一列。

 他屏息凝神,遥望着弘闻道长的身影。

 心中回忆起《道人规》内与此相关的规矩,也回忆着过去偶尔聆听弘闻讲解道藏经典的过往,有所思考。

 ‘一般法事与斋醮无异,分‘斋法’、‘醮仪’两部分,行法事时,最先播撒出象征着‘丰收’的五谷稻米,以及稍后会用到的、各种提前准备的药材,都是斋法的一部分。’

 ‘而醮仪,则指的是舞步、脚踩方位,以及各种法器、符箓、幢幡的使用与搭配,包括铜钟玉磬这些礼乐声,都是醮仪的一部分。’

 ‘《道人规》中单独提及,‘不可偷食斋法’,却并未提及‘不可偷学醮仪’,这是否意味着‘醮仪’不涉禁忌呢……’

 这问题仅在脑海中过一遍,就被他给否定了。

 ‘肯定涉及禁忌!’

 ‘但《道人规》之所以并未提及,许是因醮仪步骤繁冗复杂,且涉及多种道法咒语的利用,上手极难,只有亲传弟子才有修习资格,极难偷学。’

 ‘何况,想作死的人,犯不着偷学醮仪,《道人规》上任何一条规矩都足以致其于死地,用其他规矩来作死显然更有性价比……’

 心念及此,他的注意力全盯在弘闻的脚步上。

 这舞步,这脚下方位变换,若能通过“强识”带来的记忆力复盘,兴许有意外收获。

 未几。

 他的眼睛忽然瞪大,左右环顾。

 隐约间,感受到周边环境有些不一样了!

 道坛上。

 神神叨叨舞动着的弘闻道长已近停滞,步伐变慢。

 未开刃的法剑挑起张朱砂点化的甲等黄纸符箓,高高挑空,“啪!”的一声点燃,并迅速烧成纸灰。

 其人随之站定。

 法剑指天穹,铜铃余波消。

 徐寅瞥见。

 与他同列的其他师兄师姐,个个身体紧绷,微微颤抖。

 宛若受某些天外感召,面无表情的脸庞开始变得生动!

 似在宣泄着诡异的亢奋情绪,眉飞色舞,几欲升天。

 反而是那些旁观的香客信徒,虽面目虔诚凝重,却是不明觉厉者居多,要更安静、更“稳重”些。

 徐寅太阳穴发涨,周身鲜血都在不由自主的往双眼中狂涌。